巴黎圣母院大教堂作为欧洲最著名的哥特式大教堂之一,一直备受世人瞩目,而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的代表作《巴黎圣母院》同样在世界文学名著中占据重要地位,如果说维克多·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让我们了解这座具有特殊意义的哥特式教堂的价值,那么2019年的这场大火则让全世界的人民再也无法看到《巴黎圣母院》中大教堂辉煌的样子。
维克多·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创作于法国波旁复辟王朝的封建统治时期,此时的法国宫廷与教会狼狈为奸,让底层人民处于黑暗之中,扭曲的人性在阶级等级的压迫下愈发丑陋。故事中的卡西莫多与爱斯梅拉达就像是现实版中的美女与野兽,在封建统治的黑暗与残忍中向人们诉说着美与丑、善与恶、光明与黑暗、崇高与卑下的鲜明对照。
此次由后浪经过精心打磨的译本插图经典系列丛书,世界十大文学名著,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巅峰之作,维克多·雨果的传世佳作《巴黎圣母院:插图珍藏版》将再次带我们走近这座具有特殊意义的哥特式教堂——巴黎圣母院,聆听复辟王朝统治之下底层人民被压抑的心声。
此版《巴黎圣母院:插图珍藏版》拥有着不同以往版本风格的几大亮点:
1、《追忆似水年华》译者,著名法语翻译家潘丽珍倾情翻译
2、多位著名插画师作画,新增上百幅精美插图
3、酒红新渲染纸烫金+封底精美竖形腰封,附赠精美藏书票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伪善不论在什么事情上也许可以欺骗最聪明最机灵的大人,但是最不灵敏的小孩也能识破伪善,对它起憎恶之感,不管它掩饰得多么巧妙。
卡西莫多虽然样貌丑陋、身体畸形、五官失灵,但是其心地善良、崇尚真理,虽对爱斯梅拉达怀有爱慕之心,却不像那个品学兼优、年轻有为、善心收养他的巴黎圣母院大教堂的副教主克洛德一般内心丑陋、自私自利,为满足自己对爱斯梅拉达的私欲而不惜毁了她。
像克洛德这种伪善之人的真面目被宗教信仰束缚在内心深处,一旦人性中的贪婪与欲望被表现出来,其丑恶的心灵甚至比奇丑无比的卡西莫多还令人感到可怕。雨果将卡西莫多无私而真诚的爱与克洛德极端占有的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也将当时底层穷苦大众艰难生活与贵族阶级的黑暗与罪恶展现的淋漓尽致。
在书中有段话描述了爱的状态“爱就像一棵树,它自行生长,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内心,甚至在我们心灵的废墟上也能继续茁壮成长。这种感情愈是盲目,就愈加顽强,这真不可思议。在它毫无道理的时候反倒是最最强烈。”
我们不难看出雨果赋予角色具有强烈对比性的内心让克洛德对爱斯梅拉达占有式的爱、菲比斯口腹蜜剑式的爱与卡西莫多善良而真诚的爱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也让卡西莫多这个人物代表的丑与善在黑暗的封建专制社会下的贵族丑恶嘴脸形成强烈的对照。
而雨果笔下爱斯梅拉达这个集真、善、美于一体的完美艺术形象,在整部作品的作用便是利用自己的善良纯真衬托克洛德、菲比斯这些宗教贵族和黑暗势力的丑陋面目,以其善良而无辜的被迫害的悲剧揭示法国复辟王朝统治之下的黑暗。
这部《巴黎圣母院:插图珍藏版》虽然清晰地将卡西莫多样貌的丑陋跃然纸上,却让我们看到其内心的善良并未因恩情而泯灭,反观克洛德那道貌岸然的外表之下,却暗藏着一颗犹如蛇蝎一般的心肠,就像爱尔兰作家王尔德说的那样“这个世界上好看的脸蛋太多,有趣的灵魂太少”,我们在相信一切美好事物的同时,是否也要试着去接受那份暗藏在底下的丑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