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圣先贤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是说要天下太平,应当先把各国治理好;要治理好各国,应当先把各国中的大家族治理好;要治理好大家族,家族的领导人应当先要修好身心。按照这样的思路,治大国若烹小鲜也。可是我泱泱大国的治理,还是需要一些治理模式的。从古代的封建社会发展到现代社会,每个朝代每个制度都会有自己的管理模式。但永不改变的治理模式之一就是领导人自己要修好身心,修好身心然后才会在吸取前人教训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具体的治理措施。而不是盲目的照抄照搬或者是盲目的创新。
现在的企业就像一个个特别小的诸侯国,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特色,所以对待企业需要有符合自己的管理模式来帮助企业能长久健康发展。《方太儒道》这本书就向我们系统阐述了自己企业的管理模式,和古代圣贤所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异曲同工之妙。
现代社会我们强调效率,选择了一种很强硬的管理文化,企业实行kpl考核,但总会出现一些“水土不和”现象,很难出现“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的美好场景。
但有一家企业另辟蹊径,选择了“传承与创新”,文化上传承了儒家思想,技术上选择了工匠精神。这家企业叫“方太”。
这本由周永亮、孙虹钢合著的《方太儒道》,会带你走进另一种空间,在弘扬金钱至上的今天,有一股清风文化叫方太儒道。这本书告诉我们,企业不单单是一个产生利益的机器,也是一个教育机构。
有一种企业家精神叫“导人向善”。一切企业的创新,都源于良知。所以方太几继承了我国思想的精华——儒家思想,又坚持创新技术,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方太时代。
《方太儒道》共四大部分,共12章。
第一部分为从洋道到儒道:以道御术。这其实就是企业这个“诸侯国”里政治制度的选择。作为中国企业,照搬西式管理肯定会走到困境。方太采取“中学明道,西学优术,中西合璧,以道御术”的方太儒道总纲。这是西式管理困境的悟道。世界上任何一家优秀的企业的管理,都要植根于本土文化,这样企业发展才能才有坚实的土壤。中国本土文化的代表就是儒家文化。所以方太儒道应运而生。儒道,不是否定,而是合璧。而如何合璧呢?路径只有一条——忘记教条,尝试,走出自己的路。通过寻道,找到儒学中鲜活的内核。从强调制度到关注信仰,他人灌输,方太致知。
第二部分强调从权威到人格:为政之德。人格,是领导力之本。这是修身的过程。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像北斗星一样,有人格魅力,能够引导自己公司的员工。观察领导力,不看领导,看员工,领导力,是行出来。自省,是领导力之体。良知,是领导力之魂。
第三部分从狼性到人性:有耻且格。这是治国的过程。方太要求公司的制度必须符合“仁义”的要求,儒道讲人性,而不是狼性。要有血性,不仅要考核KPI,更要关注人心。文化落地,要接地气,“两要五法”,培育快乐的奋斗者。“忠诚,礼敬,安人心”是方太的三原则。
第四部分从竞争到仁爱:修己以安人。这是平天下的过程。从管理层面的仁道经营,导人向善,修己安人,文章陈述:管理,更需要的是心的引领。以仁爱之心工作,结果自然不一样。
伟大企业需要有两个核心:创新和良知。先谈创新,创新如果守着传统的界限,就不可能有大作为、大创新。再谈仁爱之心。仁爱即良知,企业的良知不仅体现在产品创新上,还体现在社会责任上。伟大的企业导人向善。儒家的仁爱思想是推己及人、修己安人、由近及远。人类因梦想而有力,梦想因美善而伟大。
如果你也想了解并学习这个伟大企业的管理模式,不妨认真品读这本书——《方太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