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家三口“奇葩说”的日常
女儿7岁,迷上《奇葩说》了。
她不只每周都看,还会边看边点评,看完还要拉着我和她爸继续辩。我37,她爸43。
于是,每周末,我们家的7岁、37岁、43岁都会展开一场跨年龄组别的随意的混战,家里还有一个2岁不到的,负责旁听并捣乱。
这周大家在讨论要不要邀功。7岁从辩论伊始到外场续辩时,立场都很坚定:邀!为什么?邀才能更好的领工资啊。不邀功会怎样?不邀功会像不哭的孩子,没奶吃啊。这观点也是无可置疑。
辩论嘛,总要质疑点什么。37岁说:那不哭的孩子可惨了。
7岁说:你看小弟,小时候没奶吃就哇哇大哭,不只是没奶,他有点不舒服就会哇哇大哭。那些不哭的,就让他饿死。
37岁说:你这也太狠毒了吧。不哭的就让饿死?你知道爸爸小时候刚生出来的时候不会哭吗?他不会呼吸。大夫拼命抢救。
7岁嘴硬:他不哭,也让他死掉吧。
37岁说:他死了就没你了。别随便让别人死。
7岁:我不是你生的吗?和他有什么关系?
37岁:你是妈妈的卵子和爸爸的精子结合诞生的,没他就没你!(突然转向性教育,我也是始料不及,软肋、软肋呀。)
7岁:卵子、精子在哪里?我怎么没看见?你们生小弟的时候,我怎么没看见?
37岁,大脑蒙圈搜寻信号中......
43岁上场,看了一晚上“猴儿子”的43岁精疲力地说:你能看见皮肤细胞了吗?精子卵子也都太小了,看不见。——这状态不是他通常的表现,上次回家听到康永说要感谢生活的暴击,上去就两个字:放P......今天被儿子折腾地太累了。
43岁转移话题:我问你,要邀功得先有功啊,你有吗?
7岁:我有啊。
43岁:你有功你要表现,你有错,你表现吗?
7岁:不表现。错是我们大家犯下的......
37岁:那你会没朋友的。不过,这也是个思路,有功就邀,有错就认,坦白、直接的个性也很好。好时邀功配上坏时认错,估计就不招人烦了。
43岁:还是别邀功了,功过都是可以查出来的,没必要。
37岁抢话:这话我可不爱听了。——反对党上线,其实我本来也没啥观点,但就是喜欢做老公的发对党,嘿嘿。
这一当反对党,才思泉涌。
37岁继续:我举个重磅例子。我学生在外资酒店实习后告诉我,在那儿,上司是不会主动给你加薪的,你要加薪,就得自己找上司谈,说说你有多好,谈完后,一般都给加薪。
再来个重磅例子。还是你给我说的,你看新闻,美国一地区有俩孩子入围美国奥数决赛,但去参加决赛要买飞机票、要住酒店,有花销。这两家人就联合在社区挨家挨户募捐,说自己参加比赛这个行动对社区有很大帮助,最后当地教育部门出了旅费。当时我们都被惊掉了下巴,还记得吗?(细节可能有出入,事儿就是这么个事儿。)
这是什么意思?这两个例子是什么意思?——有一种文明主张:人要为自己负责,凡事不能靠别人!凡事不能靠别人!凡事!凡事!所有的事~
重点连喊三遍,震住了场子。7岁和43都若有所思。
我突然又想起一件事,捶着老公说:你还好意思说。刚结婚的时候,你做的好的时候,你总得意地说出来,我当时就觉得不对啊,你把自己的好都说出来,我不说,就显得我很不好啊,所以,我也说——幸亏我也能说。想想我们结婚这么多年,对方是什么人、做了什么事,彼此心里都清楚,但有些事,好好坏坏,是说了才更清楚的,不是吗?
7岁,大笑;43岁,微笑。
他疲惫地坐下,搂着儿子,慢悠悠地对7岁女儿说:7岁呀,人要懂得表达自己。自己的好,肯定是得说,但得说得别人不烦。
7岁一脸不服气。
闹钟响,我报时:10点了,准备睡觉!
2.爸妈支持女儿当“奇葩粉”,这是语文教育的一部分
我一直觉得语文教育的核心,是培育孩子成为一个有想法的人,一个能生长出想法并把它用于生活、让生活更美好的人;大了,也可以把想法用于让世界更美好。
而在孩子探索并生长出自己想法的过程中,她会自发地产生学习字、词、句的欲望,并且学地生动。想法是本,字词句是末,本末不宜倒置。
而这种培育,需要渗透在生活中,渗透在对话里,渗透在一年365天,10年3650天的对话里。这种真人版的对话,与阅读、写作一样重要。
而《奇葩说》就是一个可以讨论想法、示范想法、生长想法的好的契机:它提供了多样想法的环境,这比单一好;它提供了笑着争论的环境,这比焦急好。
《奇葩说》是很好,但它会不会太过成人?适合孩子吗?
这个世界如此开放,没有爸妈保驾护航一起看《奇葩说》,孩子也会在周围大人的聊天里听到各种《说》......她听到,就会有各种想法,与其让她独自胡想,不如与爸妈交流一下,更安全,不是吗?实在有些不适合看的,家长还可以机智地进行儿童适宜版的解释,或者适时屏蔽,屏蔽......
而且,第四季的《奇葩说》的话题,也不太涉及婚恋,主打一般的社会话题,奋斗啦、环保啦,孩子都可以看——不过话又说回来,婚恋问题怎么了,孩子就不能看吗?孩子的爸妈就在婚恋,每一个童话里都有婚恋,我们大人害羞什么?直面吧。
当然,最重要的,是孩子喜欢看。她喜欢,我们就陪,随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