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8那些关于战争的记忆

因为台风驾到,今日停课一天,所以,这是属于我的自由放松的读书日。

今日分享的是,关于战争的文学著作——白俄罗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S·A·阿列克谢耶维奇的《锌皮娃娃兵》。这依旧是S·A·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复调小说,小说是纪实文学。“《锌皮娃娃兵》记述的时间,从1979年的12月苏军入侵阿富汗起,到1989年2月撤军前夕止。”在这十年间,曾被派到阿富汗的军人的亲口笔录或是亲人的采访。以亲历此次战争的人的口吻告诉读者什么是战争以及战争的残酷性:“不能如此考验一个人,人是经受不住这种考验的。在医学上,这叫‘活体实验’,即用活人进行实验。”给参战人员在身体上的损伤与残害:“对于打仗的人来说,死亡已不是什么秘密了,只要随随便便扣一下扳机就能杀人。”“我亲眼看见一个人在一秒钟内变得无影无踪,仿佛他根本没有存在过。然后,用一口棺材装上一套军礼服,运回国去。棺材里还得装些外国的土,让它有一定的重量……”不少曾经派去参战的人,就是如此回到自己的故土家乡的,而家人所见到的就是一口被钉子钉好送回来的棺材。“杀人夜可以成为嗜好,杀人也可以变成乐趣。”“不能杀第一个人,让第一个人流了血,以后就难以住手了……”“杀人并没有乐趣,杀人是为了回家。”然而,这些曾因欺骗在战争中受过身心伤害的人回来后,“谁会向他们道歉呢?谁会向所有到过那边的人道歉呢?谁会向那些遭到摧残的人道歉?更不会说有人会向那些变成瘸子的人道歉了。一个国家需要怎样地不爱自己的人民,才能派他们去干那些事呀?”“送来的第一批伤员,我一看,差点被吓疯了。一堆肉,没有胳膊,没有腿,还在喘气,就连病态虐待狂影片里也看不到这种惨状。”“实际情况是,子弹击中头颅,脑浆四溅,中枪的人带着脑浆奔跑,能跑上半公里,一边跑一边抓脑浆。这是想象不出来的,他会一直跑到断气为止。”这是怎样的一种残忍与惨状呢?绝对超出常人之想象,然而这就是战争的事实,战争的残酷与残忍!

而尤其是因为战争的性质,对于军人的欺骗性质,所给参战人员的带来的精神与心灵的伤害:“阿富汗治好我轻信一切的病,过去我以为我国一切都正确,报纸上写的都是真事,电视中讲的都是事实。”“回国前,政治部主任叮嘱我们什么可以讲,什么不可以讲,不能讲阵亡的人,因为我国军队既庞大又强大……照片要撕碎,底片要销毁。”“在这之后,人民代表大会上说这场战争是我们的耻辱,向我们颁发了‘国际主义军人’纪念章和苏联最高苏维埃表彰状,为此我感到羞耻。”“十万兵士驻扎在另一个国家——那是机密。甚至喀布尔有多么热的天气也是机密……”“向人民介绍的是我们在打‘匪帮’。十万正规大军,用九年时间,打不过小股‘匪帮’,而且这支大军是用最新武器装备起来的……”因此参战的人都不愿意回想这段历史,也都不想让人知道自己曾经拥有这段历史:“如果您要写的话,不要提我的名字……我什么都不怕,但我不愿因被留在这段历史里……”

战争,无论如何,带给人的都是伤害,无论时候身体的还是心灵与精神的,作者在《锌皮娃娃兵》书记叙的阿富汗战争的惨痛记忆,不知给人们带来多深多大的精神与民族伤害。正如她的《战争中没有女人》(又名《我是女兵,我是女人》)里记叙的关于战争的女性视角叙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