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喆茹
住校以后,生活也变得简单起来:躺下、起来、叠被子、洗漱。每天都是如此循环往复着。而我却很喜欢,少了许多负累,总算可以重归一个人的清静世界了。
只是有时夜深人静时,我却久久不能入眠,这时候往往已经可以听到室友们此起彼伏的均匀的呼吸声了。而我却辗转反侧,百无聊赖之时,就常常想着,从前的那个我在这个时候在干些什么呢?
哦,是了,在那些无数个夜晚。。。。。。
床头的金属台灯虽然陈旧简陋,却总是尽职尽责的将柔和的白光洒在我的被子上,枕巾上,我的发梢、脸颊和面前翻动的书页上。
七年级轻松的课程让我有大把的时光。记得我总是捧着本《七里香》,------至今我还记得小小的纯白的装帧,与淡紫色的扉页。那些细腻美丽的文字啊,好像是一位美丽哀婉的蒙古族女子,手执马头琴,正为你弹唱那浅白晓畅的牧歌。席慕蓉,我是多么喜欢她的画与诗,她的率真,她对故乡的思念,她对年华流逝的慨叹,都是那样的哀而不伤,渐渐的化解我心中的戾气与年少轻狂。
后来就是从老祁那家伙那儿当是生日礼物,连坑带骗的拿来了《文化苦旅》,虽是一本简陋不堪又有许多错别的盗版书,但却让我沉醉不已。余秋雨先生的语言实在是太深奥了,又总是那么的优美,(原谅我实在是没有词可以形容了),他遣词十分地讲究,每一句话都是可以细细品味。
小心翼翼的品读中,我听到了载着读书人的夜航船,那吱呀吱呀的橹声,看到了上海人的人情世故,体会到了白粉砌敦煌的悲凉与无奈,又为李叔同琴弦俱断,色彩尽倾的超脱而感到惋惜。而更多的,就是余秋雨先生对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几千年来文化的传承与人世百态的思考。于是我常常是痴痴地想着,什么时候我也能不像现在这样浅薄,写出这样的文章呀,于是我就更加下决心地努力学习知识了。
再后来,在一次家旁边的新华书店因搬迁要一折处理旧书时,我简直就是欢呼雀跃,为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从一堆堆旧书中翻出了一套鲁迅先生的书,是作家出版社很早以前的版本。有《三闲集》、有《野草》、有《呐喊》与《彷徨》,以前知乎与豆瓣网上总是很流行这样一句话:“继先生之后,世间再无如此之笔”。静下心来,鲁迅先生的许多教诲总让人受益匪浅。“当我沉默时,我感到充实,而当我开口说话时,又感到空虚。”就像这样,还有魏连殳的孤独,祥林嫂的可悲命运,美丽善良的君子。。。。。。,这些人物的形象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
啊,那时多么的美好啊,任它时光流逝,长夜漫漫。
虽是逝去了的,但我却会永远的怀念那些孤独的,富有趣味的阅读。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