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天河注水之意,容易让人想到黄河之水天上来。
天水和平凉挨着,天水的名气大过平凉,经常有人问我哪里人,我说平凉人。怕别人不知道,我常常会补充一句,平凉在天水边上,离得很近。因为没去过,我也不知道这个近有多少距离。这回走了一趟才知道,这个距离真算不得近,现在高速开通了,天水到平凉也要二百多公里。高速开通也不过两三年的事。
今年上半年天水突然火了,火的一塌糊涂。几百万人涌进天水,只为一碗麻辣烫,火的突然而且持续,泼天的富贵一下子降到了天水。还在苏州时女儿就说,想到天水吃回麻辣烫。我对这爆红的天水麻辣烫没有什么兴趣,天水麻辣烫,平凉麻辣烫,都是一样的东西,一样的这做法,以前吃的太多了,不觉得是什么特色。此次到天水,心愿有二,观一山,见一人。山是麦积山,人是志强兄。与志强不见好多年了,上回见面还是在十二年前在苏州,那时他来苏州开会。彼时女儿出生刚三个月,转眼女儿已上初中。高中时志强随父亲由华亭来平凉,彼时志强父亲任平凉市长。几年后志强父亲升任天水市委副书记,志强又随迁天水,之后就定居工作在天水。一起玩过三四念年,兄弟情深,虽然各在东西,也常有联系。此次到天水,不见一面说不过去。
从武威到天水近六百公里,是此行最长的一段路程,正常行驶约六个半小时。出发前我告诉志强今天将来天水。志强以为我乘火车,问几点到?我给了个粗略时间,大概下午四五点钟。出武威,过乌鞘岭,穿兰州,经定西,又把来时路再走一趟。
定西天水相邻处为通渭,对门邻居马元雄兄即通渭人。我母与马母颇熟,常听马母说到通渭。过通渭服务区,于是在服务区小憩。停车翻看手机,有好几条消息。消息是画刊陈编辑发来的,她说新一期杂志有意刊我王安石之悔一文,然而这篇文字比较单薄,需拓展和加深,列出了几条修改建议,建议我于此用力,问我能否尽快完成,就在这一两天。时间有些急。但陈老师拳拳厚意,岂敢辜负,马上回复,容我两三日。人在旅途,一无电脑,二无资料,话是说出去了,怎么交稿就成了问题。一有心思就无心看风景了,从通渭到天水,一路在构思稿子,就有些魂不守舍。
思想一开小差,导航也跟着出错。进入天水市区,到一地方,导航提示已到目的地。此地像一个政府机构,然而大门普通,里面建筑看着很古旧。开车要进去,保安问,什么事,找什么人?我答,住店。保安道,快走,快走,这里是市政府。一看果然,楼前挂着天水市人民政府的牌子。不觉呵呵,赶紧离开。重新导航,显示酒店离市政府还有十五六公里。重新上路,又上高速,趁机顺便看了看天水市区。
早听说天水有陇上江南之称,一路所见果然名不虚传。天水与平凉一样,也是两山夹一河的形制,然而天水的山比平凉绿,天水的川比平凉宽,天水的河比平凉大,天水的城比平凉长。高速路行了十多公里,感觉还是在天水市内。忽而想起,天水有两个区,一个叫清城区一个叫北道区,两个区离着有十多公里。晚上志强告诉我,现在这两个区都改名了,一个叫秦州区一个叫麦积区。秦州和麦积听起来是比清城和北道有历史和文化内涵一些。志强说,市政府在秦州区,我们住的地方在麦积区,从这里去麦积山方便。
住的酒店叫滨河大酒店,就在河边,是一个丁字路口,街边有一个过街天桥,天桥又连着一座桥,一直通到河对岸。
开车一天,腰酸腿胀,刚入房间打算小憩片刻。忽然平凉日报晓明主任来电话,问我是否在平凉,在的话晚上和利军前辈等文友小聚一番。月前承晓明主任厚意,在平凉日报发文数篇。此次回平,有意感谢,曾约晓明主任及利军前辈,他们或有不便,均未答应,不想此次竟主动邀约。无奈刚到天水,即便马上回平怕也赶不上,只得抱歉,不好意思,刚到天水,准备明天游了麦积山回平凉。晓明主任道,哦,那就算了,陪老人玩好,改日再约。挂了电话,感觉辜负主任美意,一时愀然,对麦积山倒没有那么渴望了。所幸回去后不几日李世恩主席邀约,得见晓明主任,遗憾方解,此为后话。
不几分钟志强来电话,问到了没,他已在楼下。志强住秦州区,一下班即驱车过来。
志强请吃晚饭,酒店边上有一饭店名天水八大碗,志强颇熟,就近在那里晚饭。天水平凉风土相近,口味相似,八大碗就是平凉人所说的蒸碗子。天水所谓的呱呱、然然是地方特色,平凉没有。志强客气,满满当当点了一桌子。饭毕母子先去,和志强又是一番勾留。志强说,除麦积山,伏羲庙也值得一看,前几日刚在这里举行过全球公祭伏羲大典。志强建议,麦积山人多,门票最好先预定。
叙聊不尽,依依难舍,送志强回去。刚到天水,天还有几分闷热,送走志强夜里八点多,有习习凉风,也不急着回酒店,于是走上过街天桥,沿着天桥一路走去。桥上人极多,有各种小摊,很是热闹,有些像一条步行街。桥下水面很大,极宽阔,是平凉泾河比不上的,就想这是什么河,有如此大江大河之势?忽而明白,这是渭河,天水正是依渭河而城。桥上凉风习习,舒爽无比。过桥后,有一地下通道,进入通道是一个地下商城。出地下通道,过了街就是天水火车站。
原路返回到酒店。在电梯遇到了一家三口,听口音似苏州人,我问,是不是苏州人?他们说,是的。又问我苏州哪里的,我答相城的。对方笑,巧了,我们也相城的。我再问,相城哪里?他们说,黄埭的。我笑道,我望亭的。几人都笑,巧了,巧了。
次日早晨,母带两孩去吃自助餐,我独往酒店外吃牛肉面,天水牛肉面比平凉又贵一块。饭后即往麦积山。
麦积山因其形似农家麦垛而得名。麦积山以石窟闻名。佛教西来,沿途石窟不断,河西一带均有著名石窟,平凉也有有南北石窟寺,麦积山石窟算是石窟之集大成者。在影视书画中早已熟悉麦积山,这次来只为印证。
虽然在麦积区,从酒店到麦积山也不近,有十五六公里。车行十多公里,导入一小路,路窄弯多,前不见人,后无跟车,以为走错了。快要进入大路,路边闪出几个女子,一惊。女子搭讪,是本地人,帮忙带路,免门票,能省钱。以为有诈,没有搭茬,行不远,就有警察在查黄牛票贩,前面一辆车上有人被揪出,又一惊。
游客中心非常大,呈圆形,分地上地下两部分,地上是服务区,地下为停车场,停车场更大,按英文字母分为若干区域,像一个八卦阵,后来下山时找车花了很长时间。购好票,先乘大巴车往景区门口,又是好几公里。到景区门口又乘车上山,其间检票三次。志强说,现在还好了,只要买一张门票,以前要四道门票,原因是这一个地方,有五个单位管。最里面的石窟,归省上的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管。大景区归天水市管。景区里面的林区归小陇山林业保护中心管,旅游景点归旅游公司管。即便换乘繁琐,检票麻烦,依然挡不住人们上麦积山的热情。进景区大门,人已摩肩接踵,将上山,山前广场已无立脚之地,想拍一张照片都难。从大门都广场,走过长长一个漫坡,母亲与女已气喘吁吁,望麦积山而生畏,都说,走不动了,上不去了,就和儿子一起上。行不多远,路分为AB两线。原来麦积山石窟大致分两层,A线为上层,B线为下层,两线不互通。A线视野虽阔,但排队人多,望不见头,通行极慢。B线观感不如A线,但人少,纠结一番决定走B线。B线也不低,站在栈道上,如凭虚御风,视野也很开阔,但见四周莽莽苍苍,苍翠一片,这景致与江南全无二致,陇上江南之名果然不假。
读书之妙在于从书中见天地,见众生,见自我。游麦积山之妙在见佛,麦积山上的佛,真的是多。一尊尊佛形态各异,姿态万千,高者数丈,小者如拳。佛前均有标牌,表明刻凿年代,以魏晋时居多,儿子每每为发现一尊佛而惊呼,我也感叹颇多。现在行走在栈道上已经很吃力,当年为刻凿这些石窟又不知消耗的多少人力心力。麦积山也属丹霞地貌,呈红褐色,其岩壁性质非石非砂,在一洞窟处忍不住想伸手触摸,猛然听上面保安警告,千年文物,不得触碰,吓得急忙缩手。
下了麦积山,午饭也顾不得吃,急匆匆驱车回平凉,催稿在身,也无心去看伏羲庙了。出来七八天,有些想家了。
2024年9月18日于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