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处理婆媳关系中,要摆正位置,少讲理,多讲礼。把婆婆当成客户或队友看待,认识到帮你带孩子是情分,不是义务。
同理,在婆婆还没有意识到类似接纳儿媳的时候,如果儿媳具有更高的学习力和认识力的时候,这个先学习的人就让步,让步并不代表没有面子,反而是更大度、格局更高。
1.在教育孩子得过程中,如果产生分歧,怎么处理?底层逻辑:家是用关系来教育孩子得。建议不要在当下沟通,老人关注的是“把饭吃下去。”而妈妈关注的可能是饭不是这样吃下去的,不知道自己吃的是什么。
关系大于道理。与其让产生冲突让吃饭变得不开心,不如事后去沟通,抓住婆婆软肋,这样沟通试试,站在婆婆心疼孩子得角度交流,“妈妈,我知道你很心疼孩子,有你这样爱孩子,其实我特别放心。不过,孩子上幼儿园后,没有人喂了哦,你希望看到小宝在幼儿园吃不饱饭,被人欺负吗?”
2.老人无度地宠孩子,满足给孩子买玩具。。两害相取其轻。我们要看到婆婆带孩子带来的安全感,我们可以安心上班,比请人更放心。当你的婆婆天天在家里洗衣带孙子,她的价值感也降低了,她唯一的价值来源是孙子对她的喜欢和认可。与其自己去制止婆婆,直接阻断了婆婆的价值感来源,不如去引导孩子,先解读奶奶的爱,而后孩子通过一些绘本等引领孩子认识到一些危害,“宝贝,你可以怎么帮助自己和奶奶呢?”
理解和尊重大于一切,当看待问题角度不同,心态也会不同。有时我们过大地夸大了某个问题,奶奶宠孩子一直帮她系鞋带,孩子不会系鞋带并不代表不独立,还有很多方面可以培养她的独立性。
感恩亲子学院继恩老师的分享[爱心][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