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个时代, 我们的生活已经被无处不在的屏幕包围了: 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 手机. 我身上的最后一块阵地, 手表, 半年前也被一个运动手环代替. 不光是看到的, 我们用的东西, 也在很大程度上数字化了: 我们基本不再提交纸质的申请, 不在人肉去某个地方办事, 这些都只需要动动手指, 在手机或者电脑上按几个按钮就能够做到了. 如火如荼的线下线上支付甚至让我们失去了数钱数到手抽筋的乐趣.
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在这数字化的趋势中做出了改变, 从数年前的官方网站到现在的新媒体企业账号, 他们一直在追随着公众的视线. 他们期望公众能够看到他们, 并且期望能将看到的人转化为消费者. 以往通过线上的宣传将消费者引导到线下渠道的方式, 现在已经失效了. 消费者已经习惯于尽量在线上完成一切流程, 最近火起来的O2O (Online to offline) 就是很好的例子. 这就需要企业在线上的平台 (网站或者 APP) 能够快速地对市场做出响应, 迎合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然而, 一般的企业并不具有开发线上平台的能力, 在这些年里, 他们选择的是将整个开发部门外包出去. 由企业给定平台规划的蓝图, 再由软件外包公司按照要求开发具体的平台. 于是我们看到了良莠不齐的各种各样的 APP 和网站, 大部分都是槽点无数, 根本不能使用. 这个时期的情况是: 你有官网我也有官网, 但是官网能干什么, 并不能干什么.
直到市场逐渐清晰, 消费者全部向着拥有更好平台的企业靠拢时, 人们才意识到: 拥有什么样的线上平台, 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企业的业务量. 没有任何软件开发经验甚至互联网经验的企业, 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出来的线上平台, 交由没有任何商业经验不懂企业业务逻辑的外包团队, 几个月后闭门造车造出来的东西, 用户自然不会买账.
反观现在风生水起的互联网企业, 无不拥有用户量巨大的门户网站和手机 APP. 除了他们本身就拥有大量的用户, 另一个原因就是这些互联网的资深玩家同时拥有强大的软件实力. 深知互联网的玩法, 又能快速地将想法开发出来, 消费者必须都是纷纷路转粉啊.
再回到传统企业上来, 如果想要学习互联网企业, 就要做到两点: 快和准. 简单点说, 快就是第一时间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落在别人后面那肯定是什么都没有了. 准, 是指满足的一定要是消费者的需求, 而不能是自己认为消费者需要的需求. 具体后面再展开来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