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学习中有3次自由写作的时间。每次老师都会给我们几个思考点,限定几分钟的时间让大家自由书写。我觉得这个形式挺不错,自己也可以利用起来。在工作的间隙,给自己限定几分钟,就某一个主题展开书写。
自由书写既可以锻炼自己的文笔,又可以锻炼自己短时间思考,即兴写作的能力。有时候一篇优质文章与普通文章之间最大的差别,文笔是一个方面,我觉得作者的思考力是最能体现出差距的。
同样的一件事情,为什么在我们眼里就是一件普通的不值得引起我们任何的思考的事情,而在那些名家眼里却是一件最能触动他们的事情。像朱自清笔下的《父亲》,其实描写的也就是生活中一件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事情了。父亲去站台送他,为他买橘子。
还有龙应台的那篇《背影》,甚至是你我生活当中每天都会遇到的事情。我们每天都要送孩子去上学,在孩子进去校园的时候,哪天不都是对我们说一声再见,然后背转身离我们而去?但是为什么我们面对这样的事情,就会无感呢?
对生活的体验我们人人都有,但体验感却不见得。为什么一样的生活体验,有人就会生发出很强烈的感觉,而有人却无感呢?我认为在这当中起关键作用的还是一个人的思考力。
象最近比较火的《狂飙》的男主演张颂文,曾经一年被300多个剧组拒绝。从事演艺事业默默无闻好多年,这一部剧让他火爆。“霸屏”的热搜中,就有一条#张颂文演技封神#。这之前,#建议查查张颂文,不像演的#话题也曾登上热搜第一。
那么是什么让他逆风翻盘的呢?
在张颂文眼里,演员的自我修养,其中有一点就是“留意周围的人,细致入微地观察。一切表演都是从生活中来的,先不谈高于生活,首先要源于生活。”所以,从某个角度说,网友的玩笑没说错,张颂文确实不是演的,他的戏是真实体验后的表演。
由此可见,张颂文其实是一个留心生活的人,他对生活的观察细致入微,关键的一点还是他的思考,他说“我演的人不分好人坏人,我演的就是真实的人。”无论角色有多小,张颂文都会给角色设计人物小传。他说,“不论演绎什么样的角色,人物逻辑都是第一位的,所以在表演过程中,我喜欢探究人物的行动动机,我相信他做任何事情一定都有原因。有时候我的人生阅历和实践经验会让我在现场突然有一些灵感迸发,但所有的即兴都基于人物逻辑,绝不可以改变每场戏的最高任务。”
给角色设计人物小传,探究人物的行动动机,这些都少不了思考。
所以,不论是写作、还是演戏,甚至是工作、生活,其实我们与别人之间的差距就在于思考。一个人的思维能力的高低是决胜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