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为,不会说话的人源于内向的性格,而性格大部分是由从小受家庭因素等客观因素造成的,自己是很难改变的。所以我把自己不会表达归咎于自己内向的性格,当因为自己不会表达面试失败时,当因为见到领导紧张而表达不清楚自己想法的时候,我会自我安慰说:这些都是因为我内向的性格造成的,是我努力也无法改变的。直到我遇到了张先生,在他身上我学到了太多,改变了我对很多事固有的看法。
前几天,张先生跟我说他们总行的领导去他们支行民主评议,他作为员工代表参加了这次民主评议的谈话,有意思的是,他用了五分钟的时间对领导班子评价,用了近一个半的小时跟行长,人事科科长交流他对公司的看法和想法。他跟我复述他们当时的对话,小到每个支行轮岗制度该如何合理实行大到作为一个相对年轻企业该如何激发年轻员工的活力与激情。他说的每个观点都思路清晰,条理清楚,行长从开始的“你认为应该如何”到后来直接“那该如何呢?”而且还时不时的让人事科科长把好的想法记录下来。我就在那崇拜的看着他,他在说这些的时候完全不像一个才工作一年多的新人,而像是在传授经验的前辈。
他以前跟我说过,他认为多读了三年书的研究生跟本科生真的会不一样,我当时是很不认同的,甚至还以为他只不过是比我多读了三年书就歧视我这个小本科生,所以我听了很不高兴,他也就没再继续往下说。因为在我看来,我有很多的大学同学尤其是女生,他们研究生毕业后也跟我一样考公务员事业单位,而我已经有了三年的工作经验,说起来我还是前辈呢。但是现在我明白张先生所说的不一样了。这里的不一样不是说知识储备的差距,而是考虑问题的思路和方式不一样。滔滔不绝又思路清晰的表达自己想法的人是自带光芒的。听了他复述的谈话内容,我就明白了他为什么有勇气把人民银行给拒了。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一下张先生的辉煌历史。张先生自小就是班长,升旗手,学校里的广播员,大学学的物理专业,大学里别人在追剧打怪升级的时候,他在每天读各类报纸,不仅是读还会标注,摘抄。除了读报纸就是出去兼职,各种各样的兼职,发宣传单,家政,卖彩票,家教,总之大学的学费,生活费都是他自己赚来的。毕业后因为物理专业很难找到对口专业,出于对金融感兴趣他去了一家投资公司,后来他决定跨专业考研,然后瞒着家人在阴暗的出租屋内复习,就这样一个毫无金融基础的人居然考上了一所财经大学的金融硕士。可想而知,那段复习考研的日子该有多难熬。别人毕业就等于失业,而张先生毕业面临的却是“幸福的烦恼”:他被八九个单位录取,其中有农业银行、董事长秘书,而最牛的是中国人民银行,但最终因为他想要离父母近一些选择了现在的单位。他是他们学校第一个把人民银行拒了的人,他成了师弟师妹们眼中的面霸。
张先生不论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是生活中遇到问题,他都喜欢去挖掘原理,他说只有知道事情的原理你才能很容易记住事情为什么是这样的,不论是他教我开车的时候,还是我问他问题的时候,他都会先跟我讲原理,一开始我是很排斥的,认为他为什么把简单的一件事说的那么复杂,直接跟我说结果不就行了吗?记得有一次,我问他一个专业问题:关于通货膨胀时,政府应该增发国债还是减发国债,然后他开始给我滔滔不绝的讲起来,但是我听的很不耐烦,他在讲我在开小差,心想我就是想知道个结果为什么要说这么多,烦不烦?他看出了我的不耐烦,发现我根本没在听,他还是耐心的讲完,然后跟我说:第一,你做事情总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你如果不去搞清楚这个问题的结果为什么是这样,你很容易混淆,下次再碰到类似问题,你仍旧会不明白。第二,别人认真的在跟你解释的时候你开小差,这是对别人的不尊重。这次事情之后,我也学的跟他一样,凡事要知道为什么而不是只满足于知道结果。
“为什么我觉得我们两个都是那种偏内向一些人,不怎么爱说话,为什么你在面试或者领导面前表现的如此优秀,而我一到面试或者领导面前就会紧张呢?”我问张先生。张先生说,他之所以在领导面前可以侃侃而谈,一方面是由于他在大学和研究生期间做过的各种兼职,使他变的脸皮没有那么薄,更重要的是,他所有的想法都不是临场发挥而是他在平时工作时日积月累的思考。会不会说话,跟内向外向无关,而是看你平日的积累和你的逻辑思维。说到这我想起张先生平日里的一些小习惯,他每天都会整理今天办理的业务过程中遇到的特殊业务,在看电视的时候碰到好的台词他都会有专门的小本子记录,他说这是从大学开始养成的习惯,到现在为止已经记录了五六本,他把“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话体现的淋淋尽致。
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从来不努力的人,机会摆在面前的时候也抓不住,所以,在自己不会说话,不会滔滔不绝且思路清晰的的表达自己的想法的人,别再怪自己的天生内向的性格了,实际上,是你没有日积月累的的储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