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人认为,食物中毒后就是发烧、腹泻,几天不舒服,过了就好了。
然而,有的人却会因此终生遭殃。
据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在2011年估计,美国每年因食源性微生物引起的疾病达4800万例,12.8万人次入院治疗,3000人死亡。
食物中毒后会有几天腹泻,人们往往不知道,还会有一系列慢性后遗症所带来的长期影响,而这不止在住院患者中出现,那些经历了看起来是轻度发烧、呕吐或腹泻症状的人也可能中招。
食物中毒带来的长期影响包括:沙门氏菌和志贺氏杆菌感染后的反应性关节炎、泌尿系统问题和眼部损伤,弯曲杆菌感染后的格林巴利综合症和溃疡性结肠炎(一种慢性肠道炎性疾病),以及大肠杆菌O157:H7感染后的肾衰竭和糖尿病。
上述微生物很常见,在肉类、奶类、禽类、蛋类、海产品、水果、蔬菜甚至加工食品中都有它们的踪迹。
一项研究调查了1997年至2004年间,发生过食物中毒的10万多名瑞典居民,结果发现,这些居民患主动脉瘤、溃疡性结肠炎和反应性关节炎的几率都比正常人高。
2005年,西班牙一次沙门氏菌感染暴发后,248位受害者在随后几年里,有65%的人称自己发生了关节或肌肉的疼痛或僵直,而未受感染影响的人只有24%发生此类情况。
不过,食源性疾病与长期健康状况的关系也可能是巧合,尽管一些科学家认为这种情况可能性很小。
全球范围内有几项关于食物中毒的前瞻性研究,其中在北美开展的一项,得到了让人震惊的结果,且极具说服力。
2000年5月,因暴雨将肥料由农田冲刷入蓄水层,加拿大安大略省沃克顿镇的饮用水被大肠杆菌O157污染。不久,即有2300多人发烧、腹泻。
2002年,在安大略省政府资助下,“沃克顿卫生研究”项目开始分析和评估这次污染事件可能对受害者造成的长期影响。
2010年,该研究结果发表:事发7年后,与病情并不严重的居民相比,食物中毒后严重腹泻数日的患者发生高血压的几率要高出33%,心脏病或中风的发生率高出210%,肾脏出问题的几率高出340%。
这项发现提示,大肠杆菌感染的后发性影响普遍存在。
“如果我们只关注食物中毒的急性形式而非它的长期影响,我们永远都会低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食源性疾病研究与预防中心”创立者之一巴巴拉·科瓦奇克说。
中国有句老话:病从口入,而食物中毒所带来的“病”或将伴随终身。
把好食品安全第一关,平时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等,才能让自己和家人远离食物中毒的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