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忱军】“打拳出汗”之我见

刘老师在九月初公示了下半年太极练习检测将以拳架为主的消息,一个礼拜练下来,我想了一个可以多打几遍拳的办法,利用“课间休息”的十分钟打一遍拳,这样下来一天要打三遍拳是轻而易举的事,这样既充分利用了时间,又舒缓了工作、学习的紧迫,还可以增加拳架的熟悉度,心里暗喜。

每天早上起来吃完早餐,要半小时后才能练功,我就用这半个小时的时间来翻阅《懂劲》,这书买回来已经尘封一年多了,现在打开翻阅发现恰是时候,要是以前估计都还看不懂呢,看完对太极腿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原来太极腿是增长下盘功夫,找到根劲的捷径。

刘老师重视太极腿,时常对大家耳提面命,说踢腿是个宝,是长功夫最见效的途径,里面奥妙无穷,里面东西越挖越多,此时的我渐渐有些懂了。也更深刻感受到刘老师的良苦用心,吾辈应愈加珍惜和用功才是。

对于打拳也有了新的感知,最初是快拳为主求遍数、求熟练,看后我昨天开始按照里面的提示来练拳,将意念集中在脚掌,尝试闭上眼睛去打(熟悉拳架,动作规范的老师们闭上眼睛打的动作不会有大偏差)。第一次尝试感觉十分的酸爽,第一遍还没打到180°就开始发热冒汗,我当时就在想,我这是不是“功夫上身”的快节奏,嘻嘻。第二遍打完上身已经快湿透,第三遍下来已经是大汗淋漓,完全湿身了,而且明显感觉腰部、膝盖酸痛,我还在想,这酸痛或许就是因为拉动筋骨运动导致的吧,会不会就是少林寺所谓的“易筋”术呢,一遍拳下来时间较以以往一样是约15分钟一遍,不同的是换了个方法,这“效果”怎么区别这么大,就这么一个意念集中脚掌,这功力就蹭蹭地往上涨,这也太神奇了吧?

第四遍拳开始我就感觉我的意念开始不集中了,越打越不集中,直到第六遍打完,我感觉这后面三遍跟前面三遍不是那么一回事啊,为什么越打越分神了呢?难道是自己的定力不够,还不能掌控自己的心力所致?书上还讲到,达到身体微有酸软现象即可停止,此时的效果是最佳的,我又在想是不是练功过度了呢?再加上今天出的汗超级得多,是大前天的好几倍,这三天三个感觉,大前天是微汗,前天是中汗,昨天则是大汗,我这样做是否得法呢?

我带着这一连串的疑问请教刘老师“打拳出汗”的问题,刘老师的回复是,意守丹田,保证不出汗,或微出汗最好,大汗就是泄了!不是养!但是如果没有不适的感觉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不能长期这样!否则就会出问题!

真是及时雨啊。我差点被这酸爽的感觉给大泄淋漓了,哈哈。

我幡然醒悟:刘老师就是伏羲太极修习者最佳的读本。

今天早上连打三遍拳架,遵照刘老师提醒“意守丹田”去打,尝试以一颗无所求、不执着的心去打,整个过程观照自己是否做到“松、慢、静、匀”,这三遍下来果然舒适,第一遍没有出汗,第二遍拳架开始微汗,第三遍虽稍微增加,仍是微汗。

在做大动作的时候有出汗加剧感,尤其是在180°后那就个踢蹬腿,以及单、双摆连的时候我意识到了这些动作幅度大,速度也快了很多,我明白了出汗的原理了,除了气候环境、个人体质以外,就是“用力”的问题。我们的力是伴随着动作产生的,动作幅度越大,用的力也就越大,此时锻炼的是块状肌肉,消耗的是自己的体能,所以我昨天打拳三遍后大汗淋漓,意念没法集中,也都会有酸痛和乏力感,而今天放慢下来打拳也就是静下来、松下来的过程,锻炼的更多是筋骨,是内在的气,故而微汗。

牢记刘老师教诲:打拳踢腿做到意守丹田,修习过程时刻观照自己是否做到“松、慢、静、匀”。

今天上午见数位同修老师亦有“打拳出汗”之惑,遂写下个人所得所感,以资交流,以期日进。

感恩刘老师的谆谆教诲,感恩大家!!!

2017年9月22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6-1-1星期五(晴) 新年第一天,拳不离手,打个四、五遍。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动作的高低,发力的强弱。有的时...
    阿德乐阅读 1,419评论 0 3
  •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 1太极起势 38掩手肱拳(3) 2金刚捣碓(1)39小擒打 ...
    阿德乐阅读 2,962评论 0 2
  • 2017-1-1(周日)阴天 一站就来劲 卯时即起,这是一个好兆头。清晨4点56分自然醒。我提醒自己正是锻炼的好时...
    阿德乐阅读 1,540评论 0 3
  • 2017-10-1(周日)晴天,雨;文化公园 自由行是一种心态 五点半起床。六点出门去文化公园锻炼。 龙柏小公园照...
    阿德乐阅读 1,347评论 0 0
  • 2017-9-1(周五)晴天; “太极拳,缠法也”(陈鑫) 读到这里特别有共鸣。“缠丝劲”贯穿始终,身缠、手缠、脚...
    阿德乐阅读 1,58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