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问题一直是我们生活上的热点,而且在网上也引起了不少热议。
今天,我们从员工角度来看加班问题,推荐你认真思考。
1
“几点下班”
已经变成一种心理状态
现代人离开办公室,只能叫物理下班。但你的手机、微信、邮箱并没有停止接受信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该做的沟通一样要做,该回的信息一样要回。
用时间来弥补差距,这是如今普通人能够逆袭的最靠谱的方法。
什么选对行业,跟对老板,抓对机遇,这都是很表面的东西。如果你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经验积累,想靠撞大运抓住改变人生的机会,近乎天方夜谭。
我身边那些在各自行业里早有可为的人,没有一个在年轻的时候过得轻松,到点下班更是不存在的。
然而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那些比你厉害的人,下班时间比你还晚。
准时下班是一种心理状态。它更多靠的是上进心和责任感的驱动,而非时间上的规定。
这里的“准时”,不是时间上的准时,而是你对自我成长的肯定和满足。转换了这个思路,决定你该几点下班的就不再是公司的硬性指标,而是你自己的人生指标。
当把人生指标设定在公司指标之上时,你的目光就不会放在“公司规定我几点下班”上,而是聚焦于“我决定自己应该几点下班”。
这有着本质区别。
然而,是不是晚下班就一定比早下班的人厉害呢?
当然不是,这也是今天要重点聊的话题:
2
想要准时下班
先问问自己有没有这个资格
决定一个人能否准时下班,并不是老板的要求或公司的制度,而是你的工作效率。
工作效率高的人,在下班前完成了今天的工作任务,甚至超额完成,完全有资格跟公司说我要准时下班。
反之工作效率低的人,上班大部分时间都在浑水摸鱼。一会刷刷知乎,一会去茶水间聊天。正经工作的时间没有多少,拖到下班时间,然后说今天又要加班了。
这就是活该。
所以在给自己摇旗呐喊“我要准时下班”之前,先扪心自问一下,你属于哪种人?
工作效率不等于工作时间,工时长的人不见得效率高;加班多也不等于能力强,把本不用加班做的事情放在加班时做,这才是对企业的不负责。公司没问你要电费水费就已经很仁慈了。
那么如何提升自己的效率呢?两个维度去实践:
1) 构建自己的“Pattern”
“Pattern”在英语中是范例,模板的意思。问你的“Pattern”是什么,就是问你分析问题遵循哪种逻辑,解决问题运用了哪些方法。
我们可以把Pattern理解成一份行动提纲。它是开启任何工作的前提,也是确定你接下来5小时、一周甚至一个月努力的方向。
举个例子。
99%的品牌营销方案,都遵循下面这个Pattern:
按照上面标号的8个步骤去思考问题,搜集资料,总结分析,你至少能做一份80分的营销方案出来。而当你用熟了,哪怕最后写出来的PPT有七八十页,也只会花你两三天的时间。
当你有了这个思维,有意识地从日常工作中复盘总结这些方法时,无形中你也就开始形成自己的Pattern。
无论什么行业,什么工种,掌握了这项核心技术,你的工作效率会大大提升。
2) 学会工作精力管理
所谓工作精力管理,就是合理分配精力,从而达到价值产出的最大化。
这里有个诀窍,在精力最充沛的时间里,去做最有计划的事情。
这么做能节约大量不必要的时间,把精力用在正确的事情上,无形之中工作效率也就提高了。
3
你想得到常人所不能得
就必须承受相应的代价
与其讨论加班人不人道,准时下班是多么困难,我们不妨先问问自己:
为什么我还没有找到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
也许这个问题更值得我们去思考。
如果不能从工作中找到自我成就感,这就只是一份每个月拿固定薪水的活儿。无法热爱,自然就不会主动付出,当然就不会获得超常的回报。
像我身边不少创业成功的朋友,他们已经当了老板,可拼起来比自己员工还狠。996,997甚至有时候007都是家常便饭。
问他们为什么想不开给自己找虐,没有一个人的答案是说“我想赚更多钱”。
反而更多的是说:“我想把这事儿做成”。
最怕的是既想要高薪厚禄,又不想努力付出,最后就在两边纠结彷徨,浪费了大把时间。
羡慕别人月薪六万八万的,却又做不到人家那样专业高效还能全情投入,就别抱怨世道不公。
想要准时下班回家,那就好好享受生活。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也是一种幸福,只是不要和那些牺牲自我换取高额回报的人比较,根本没法比。
早点明白这一点,会活得更清白一点,也更坚定一些。
人生就是在不断的选择中螺旋式上升。想清楚了再做选择,做出了选择就坚持把它完成,也许这是最朴实的生活智慧。
共勉。
汇方,一所为您设计幸福的商学院
汇方,以提升客户满意度为责任的企业文化建设者
汇方,以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使命的教育践行者
汇方,以满足客户需求的中国资深vi设计、品牌设计的创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