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阅日记,像是时光隧道,看见2014-2017的我。
2014年的日记本,一半高三,一半大学,一半迷茫,一半无措,一半乏味充实,一半新鲜虚无。那一年有许多的期待和梦想,害怕随波逐流,害怕平庸,最后才发现,平凡是常态,而我也过成了平庸。
2015年3月份,至亲之人,奶奶的突然离世,哭的最多的一年,日记断断续续,大多都是斑斑泪迹。12月31日封存了还有一大半的日记本,当时不想再打开。如今翻阅,疼痛依旧透过文字丝丝入骨。
封闭了自己,深夜失眠成常态,但那一年看了很多书,突然长大了,理解家人了,亦明白了生命的脆弱,只是代价太大,至今都是我的绝口。
2016年的日记本,写的不多,悲伤太多,大多时候不敢动笔写个人心情,所以大多关于读的书、看的电影和听歌的小评随记。
这一年脾气很差,易怒易悲,敏感多疑,焦虑不安,爱上了喝酒,害怕联系任何人(很感谢至今还没有走散的人),大多时候活在自己的密闭空间。
后半年了解了新的圈子——同性恋,看了很多这方面的小说,电影等艺术作品,对各种的不同和不一样多了一份理解包容,不要成为沉默的大多数。有一门通选课结课论文就是以此为素材写的,提交后才开始害怕挂科,意料之外的是居然拿了高分。
暑假做了家教机构的老师,体验了做老师的趣味,寒假去了冬令营,认识了不同的一群人,记住了王爷爷的话——在别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责任,很感谢这一次冬令营。
在嘉兴跟一见如故的好友去了乌镇,看了江南水乡,不过冬天的乌镇看着真冷,第一次去了清吧,听了米店,后来,爱上了酒吧。
2017年,没有具体的日记本,大多是零星的便签,基本都在手机里,这一年过的很匆忙,忙到反而忘记了伤悲,开始慢慢接受奶奶离开的事,努力去做自己该做的了。 人,或许只有忙起来了,才不会想太多,亦会专注。
二月份开始思考了很久想做什么?发现什么都不会,不知道,第一次那么的惊慌,焦虑和失眠再次淹没了我。
然后贸然无措的开始写简历,找实习,练车,总之翘了很多的课,但万幸没有挂科。拿到了携程的实习,最后去了创业猎头公司。拿到了驾照,成为不敢上路的马路杀手之一。
申请了公众号,开始了另一种记录方式,虽然更文更的很慢,也没多少深刻有趣的东西,可也是多了一个记录的驿站。
秋招,一个人跑了很久,不好不坏的签了工作,抓住2017的尾巴去实习了,接触了不曾了解的岗位和行业(一笔带过,要详写)。
十一月份,去了一周多的山西,看到真正的北方风光,看了老爸为了我们呆了大半生的地方,偏僻的郊区,到处飞舞的是黑色的煤灰,母亲每天拖两次地,地面依旧会有黑乎乎的细粉。突然,很心疼他们,只希望自己能够快速的成长起来,接过父亲肩头的担子,他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再被我们所牵绊束缚。
嗯,这一年虽然没有写日记,但这一年做了很多之前没有做的事,累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