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帮助识别错误目的和观念 WHY
“蛮荒世界”体验活动 - 角色扮演
目的:帮助成年人看到、听到和体验当时的感受,当时心里想的是什么,以及做了什么决定。形式:一些人站在椅子上,扮演成年人; 一些成年人扮演孩子的角色, 仰脸望着他们说: 我是一个孩子,我只想有所归属
最重要的收获:
我是一个孩子,我只是想有所归属。
2. 鼓励才是最好的方式 WHAT
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想办法鼓励孩子找回信心,鼓励会消除孩子对不良行为的需要。
不要用过去的惩罚、说教以及其他形式的责难、羞辱和痛苦来促使孩子做得更好
当我们不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错误观念和目的时,我们只是对孩子的行为作出反应,而没有对其行为背后的观念作出反应。
一个收到鼓舞的孩子不需要行为不当
3. 怎样鼓励 HOW
请举出下列针对“每一种错误目的”的有效鼓励方式
寻求过度关注 -- 错误观念: 只有在得到你的关注时,我才有归属感。
(有效鼓励方式: 把孩子引向建设性的行为,说出你的爱和关怀)
寻求权力 -- 错误观念: 只有当我说了算时,我才有归属感。
(有效鼓励方式: 退出权力之争,承认你不能强迫孩子做任何事情,并请孩子帮助你一起找到彼此都有用的解决方案,用“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见第2章)
报复 -- 错误观念: 我得不到归属,但我至少能让你同样受到伤害。
(有效鼓励方式: 不要还击,保持友善的态度,等待孩子冷静下来,坦诚地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反射式倾听,启发式提问,关键是你要理解孩子的观点,而不是要告诉孩子你的观点。如果是你造成了对孩子的伤害,请用矫正错误的三个R,用“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见第2章)
自暴自弃 -- 错误观念: 不可能有归属。 我放弃。
(有效鼓励方式: 记住孩子不是能力不足;但是在他们放弃这种错误观念之前,他们会继续表现得无能为力)
* 花时间训练孩子,把事情细分到能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足够简单的基本步骤
* 演示小步骤: 我来画这一半圆,你画另一半
* 小成功:找出孩子能够做得到的任何事情,给他们提供大量的机会显示他们在这些方面的技能。
* 肯定孩子的任何积极努力,无论多么微小
* 放弃你对孩子的任何完美主义的期待
* 定期安排特别时光陪伴孩子
* 用语言表达你的爱和关怀
4. 寻求过度关注和自暴自弃的重要区别
一个寻求过度关注的孩子会表现得无能为力(他其实知道该怎么做,他不过是想支使你围着他转;他错误地认为除非你关注着他,否则他就没有归属),当你关注他时,他会振作起来。
而一个相信自己无能的孩子却希望你别去打扰他(他很失望,因为他确实不认为自己会做,而且不希望你关注他)。 要帮助自暴自弃的孩子,就要确信他知道该怎么做。 要花时间训练孩子,不要觉得你已经解释过好多遍,就以为他应该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