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遇到过这种情况:你跟约会对象走进一间鸡尾酒吧,脱下你的外套,落座,这时调酒师一脸似笑非笑地来到你们面前,呈上酒单。
你立刻意识到你根本看不懂那些鸡尾酒的名字和配方都意味着什么,更别说酒单后半部像天书一般复杂的单一麦芽威士忌列表了。你望向你的女伴:“你想喝什么?”而她却在玩手机:“你帮我点吧。”
不要慌,你并不需要具备太多的专业知识,也能很快看懂这些如炼金术配方一样的酒单。
步骤一:通过基酒来确定自己的选择
几乎99%的鸡尾酒都是以烈酒作为基酒的,“基酒”意味着该烈酒会构成这款鸡尾酒最主要的口感和味觉来源。一家稍具专业度的鸡尾酒吧在设计酒单时,基本上都会把同一类基酒调制的酒归类在一起。如果你经常喝某种基酒,那以它调出来的酒至少不会太让你感到意外。
如果你对六大基酒都不熟悉,我们给你做了一个简单的归纳,当你试图寻觅某种口味的时候,可以按图索骥。
威士忌会为所调制的鸡尾酒带来谷物和橡木的香气,有些时候也会有烟熏的风味。
白兰地尝起来有浓郁的水果味,大多数时候你能明显闻到其中的柑橘气息。
金酒又叫杜松子酒,如果你不知道杜松子是什么味道,只需要记住它能带来清新的草本芬芳。
龙舌兰酒也一样具有植物的味道,但更多是类似仙人掌和芦荟气味。除此之外,这种基酒最大的特点是略带刺激性的口感,通俗来说就是扎嘴。
当朗姆酒作为基酒时,它能为调酒带来热带的气息,具体来说是甘蔗的甜味。
伏特加是最特殊的,所调制的鸡尾酒酒体一般都很纯净,隐约带有柠檬和金属的口感。
除此之外,还有少量的鸡尾酒是用啤酒、香槟、红酒调制的,其中啤酒和红酒的口味有足够强的主导性,你很容易分辨;至于香槟嘛……当你想喝气泡的鸡尾酒,又不仅限于苏打这种单调的气泡时,不妨尝试一下。
步骤二:除了基酒,还有什么酒也掺和进来了
大多数鸡尾酒单上都会标注这款酒的所有配方,种类繁多的利口酒会在此时登场,构成了更多的风味和口感。但问题就在于,很多利口酒的命名简单粗暴,比如杏仁利口酒,你大概能想象到会是什么味道,但“查特酒”、“威末酒”、“金巴利”、“西娜尔”这些都是什么鬼?
苦艾酒也是你需要记住的,大概是……茴香(也就是大料)的味道
此时千万不要强装镇定,并表示愿意尝试一下,你最好开口问一下调酒师这些酒都是什么味道。好学的酒客向来是受到欢迎的,而调酒师们会非常乐意跟你讲解,甚至会干脆给你倒上一个shot,让你先尝一下。同时,保持求知欲在异性看来是一种积极上进的表现。
步骤三:除了酒,你还会喝(吃)到什么
强项来了,如果大多数酒你没喝过,至少大部分水果你都尝过。柠檬、橙子、菠萝、草莓、薄荷、巧克力、橄榄、蛋清(seriously?)……虽然这些佐料不会强有力地影响一杯酒的口感,但你至少有个大概的方向,配料表中有巧克力的酒基本上不会是辣的,而配有橄榄的也基本上不会是苦味儿的酒。
就算遇到了看不懂的辅料,比如“木槿”,也不用担心,在调酒师看来,所有这些辅料都是为了模拟出一种你已经熟知的口味。当你不明白什么是“木槿”的同时,会发现配料表里也有石榴或者黑莓之类的浆果,基本上木槿的作用只是增强味道而已。
正如我们刚才说到的,这些佐料对于调酒最终的口感影响仅仅是锦上添花,所以我们建议你在确认完基酒和利口酒的味道之后,放开胆子来做选择。
步骤四:和调酒师聊上几句
但不要在他们工作时打扰他
我们不建议你在周六夜里的黄金时间去酒吧,因为调酒师没空搭理你。然而你或许听说过,一间酒吧的精神领导就是这个站在吧台后面使劲晃动摇壶的人。调酒师决定了一间酒吧的气质、节奏、甚至是客人的甄选,最重要的,他能告诉你“今天想喝什么”。
学会察言观色是一个出色的调酒师必备的技能,当你推开酒吧的门时,他需要对你的状态做出一个基本判断:刚下班还是刚开始夜生活?想一人独处还是携客社交?基于这些判断,他能在你不知所措的时候给你适当的推荐。
文,图源自于网络,没有商业目的,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