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的近纲课上老师讲到了建国以后的经济政策和社会主义改造,虽然相对来说略带专业性,但还是有些点吸引了我。其中之一就是那个著名的人物:陈云。关于这位dalao简书上不好细说,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翻墙查看。
课后我主动找到老师和他表示了自己在这方面的兴趣和一些疑惑,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答复(还有一杯咖啡hhh)。之后我们聊到了关于近纲课堂的话题。他询问了我对于此类课堂(四大红课)的看法,我则表示主要取决于老师教授的水平,如果仅仅是围绕课本上的知识来讲,怎样讲都会显得枯燥乏味的。而且,我们从小学以来就一直接受着政治正确的历史与思政教育,课本上的东西(这里单指思修与毛概)对大学生来说有什么新的、或者说值得更进一步思考的东西吗?我个人觉得是极少的。
老师向我表达了他们的苦衷。一方面,学校会对老师上个的内容进行抽检(监控),而且还得小心部分学生背后的举报,例如前不久的评教中就有同学给这位近纲老师留下了“讲课内容有些歪”的评语,这直接导致了老师被领导约谈了,真是挺魔幻的。也正是这样,老师们不敢讲,很多东西只能点到为止甚至点也不能点。对于这位老师的教学态度,我是持肯定与尊敬的,他在课堂上讲的东西是基于史料的而非空口无凭,而且很多东西是能使见识相对浅薄的大学生有所思考而非zzzq四个字就能敷衍过去的,而且如果你想做些别的他也并不会加以干涉。
他告诉我,现在的部分大学生很固执,或者是带些小粉红,只愿相信自己当前相信的,听不进其他的言论,或者是过于功利,以“有没有用”来评价一门课(什么用处不用多说)。那么你在这样的课上讲些“非主流”的观点免不了被反感了。“但是,你来大学学什么呢,不正是这些吗,更开阔和包容的观点吗?”老师对我说。
我尊敬我的近纲老师,并且热爱他的课堂。我也庆幸,我有一颗能听得进不同观点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