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毅伐齐” (5)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原文】
乐毅闻昼邑人王蠋贤,令军中环画邑三十里无入。使人请蠋,蠋谢不往。燕人曰:“不来,吾且屠画邑!”蠋曰:“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齐王不用吾谏,故退而耕于野。国破君亡,吾不能存,而又欲劫之以兵,吾与其不义而生,不若死!”遂经其颈于树枝,自奋绝脰①而死。
燕师乘胜长驱,齐城皆望风奔溃。乐毅修整燕军,禁止侵掠,求齐之逸民,显而礼之。宽其赋敛,除其暴令,修其旧政,齐民喜悦。
乃遣左军渡胶东、东莱;前军循太山以东至海,略琅邪;右军循河、济,屯阿、鄄以连魏师;后军旁北海以抚千乘;中军据临淄而镇齐都。祀桓公、管仲于郊,表贤者之闾,封王蠋之墓。齐人食邑于燕者二十馀君,有爵位于蓟者百有馀人。六月之间,下齐七十馀城,皆为郡县。
[注释]
①脰:音dòu,颈,脖子,咽喉。
[译文]
乐毅听说昼邑(今山东淄博东)人王蠋贤能,命令在昼邑周围三十里地内不得有军队进入。派人去请王蠋,王蠋辞谢不去。燕国人威胁道:“你要是不来,我们就在昼邑屠城!”王蠋道:“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嫁二夫。国家破碎,君主死亡,我都未能设法保存,现在又被人以武力胁迫。我与其不义而生,还不如一死!”于是将脖子系在树枝上,奋力一跃,折断脖颈而死。
燕军乘胜长驱直入,齐国各城皆望风崩溃。乐毅整肃燕军的纪律,严禁侵害掠夺财货。寻访齐国的隐士,彰显他们的名声,并给予极高的礼遇。放宽人民的赋税,废除暴虐的法令,恢复齐国过去的善政,使得齐国百姓都欢欣喜悦。于是,乐毅派遣左路军渡过胶水,抵达胶东、东莱(今山东半岛东部)。派遣前路军沿着泰山向东抵达黄海,攻占琅琊(今山东胶南南);右路军沿着黄河、济水,驻扎于阿城(今山东东阿)、鄄城(今山东鄄城北),与魏国军队相连;后路军依靠渤海而镇抚千乘(今山东高青东北);中路军据守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而坐镇齐国都城。在城郊祭祀齐桓公和管仲,表彰贤士的故居,赐封王蠋的陵墓。于是,齐人中有二十多人接受燕国的封号和食邑,有一百多人接受燕国的爵位。六个月的时间内,燕国军队攻占齐国七十余座城池,一律设置为燕国的郡县。
[点评]
王蠋真忠臣义士也,宁死不屈,有骨气!
乐毅帅才也,知道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倘若是血腥屠城,虽胜,必激起齐民反抗之心;而他懂得安抚民心,瓦解敌人的反抗斗志,占领者反而变成了救民于水火的仁义之师。
前314年,燕国发生子之之乱,齐宣王派兵攻入燕国都城后,曾经问孟子要不要夺取燕国。孟子的回答是:“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齐宣王并没有听取孟子的建议,占领燕国后掠财伤民,这也为燕国报仇灭齐埋下祸因。
剧辛当初反对乐毅深入齐境,亦是害怕齐民不悦而使燕齐结下深仇,没想到乐毅居然如此大才,攻破了齐国的都城,赶跑了齐国的君王,占领了齐国的土地,掠夺了齐国的宝器,却依然能够令齐民喜悦。除王蠋等少数人外,竟有一百多名齐国的贵族和官员愿意接受燕国的封赏和任命。虽然乐毅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这并不表示剧辛的考虑没有道理。盖此等之伟业,需由乐毅此等之大才方能完成,甚至以乐毅之大才,亦是因剧辛之反对而愈加小心谨慎,所以才能完成此伟业。倘若换作他人,既无乐毅之大才,又无乐毅之谨慎,则反而会招致大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