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是这个时代的弄潮儿,而我是想在这个弄潮儿里面获得一席之地的人。毕业本想去游行一年的我,顶不住压力参加了校招,遇见的第一家公司就是我现在所在的公司,我把这称之为是缘分。
择业初衷是想进入一家非传统企业,这样我才会有更大机会凭借能力往上走,那互联网行业是首选,大多数是几年的公司,五六年较为成熟的公司之下也不会有太过牢固的职场“关系网”。从性别的角度来说,只要有能力能熬得住互联网公司的苦,那男女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一转眼进入这个行业已经一年了,进入到互联网意味着996的话,那进入“”互联网+农业的我,则可以称之为007,单休亦是在待命ing。这个行业太过于磨人,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沉淀,但是这沉淀的时间里面,一旦你跑得比别人慢亦是会被时代所抛弃。不停奔跑不停积累是互联网从业者的基本职业素养。
拿着本科毕业本的我进入这个行业,满怀激情,哪怕是专业并不对口,一切从头开始,依旧是无所畏惧。只想着“行业淘汰的不是一无所知的人,淘汰的是一直一无所知的人”,那对我来说就够了,我也有了一往无前的孤勇。
日常工作随着一年来岗位的变化有所不同,主线还是在“营采销”之上,因此我的工作离不开的也就是:客户体验、产品知识、供采博弈、产品运营……当然这是高大上的说法,往真实了说就是处理各种产品客诉,竞价议价,仓库供应商环环都是自己需要协调的地方。
一年还算是个官方小白,不清楚网络规则是否能说明工作到这么细致的程度。总之这一年除了仓储财务部门没有接触过之外,人事、销售、销售管理、培训、营运、采购全都干了一个遍,感谢公司尽最大可能丰富我的阅历!
要说起印象深刻的故事那确实还挺多的,毕竟接触了这么多岗位。当然最印象深刻的还是我在销售管理岗位上接受的对于销售晋级的考核,顶着重庆六月的高温,在山城爬坡上坎的路上挥洒汗水和崩溃。当时的一天,早上出门前打气一把,去商户店里查看查看产品,推推新品,期间有各种好意或者冷眼都曾让我的心情起起落落。
工作本身并没有太大的难度,是外界高温对我工作的打击过大,无法承受住这样天气的考验,其二是面对无厘头的考核想不通缘由。一个月很快也就过去了,最后得出的结论便是,这样的工作状态并不是我想要,每天在同一件事情上不停地重复,起床到晚十一点才得以结束,完全没有时间去拓宽自己的视野,没了精力去学习新的东西,这才是我最不能接受的地方。
当然我,还是那个我,不会去后悔自己当初的决定,来都来了,何必后悔!只是在这个过程之中越来越想去补足各方面,包括数据、成本控制等七七八八的方面,越是工作越是觉得自己无知。
每天都在想着下一步在何处,又每天为自己打鸡血奋斗下一个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