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又立冬了。总觉得立冬就是老天爷给的提醒:冬天来了,天要冷了,大家伙儿的做好准备哟!
早上,点开同学群,看到国霞同学发来一句很应景、很有画面感的话:“同学们,今天好冷啊!我坐在教室监考冻得噻(sái,方言,发抖之意)”。国霞同学是小学老师,立冬当日学校正在期中考试。
群里,同学们顺着话题,你一言我一语,回忆起了小时候冬天读书的情景。
老家位于长江以北,印象中小时候的冬天是干冷干冷的。教室里没有供暖设施,甚至有一两块玻璃还是破的。穿得再厚实,也顶不住北风嗖嗖灌脖儿,同学们坐在教室里,个个冻得牙齿打架,耳朵通红,腿脚冰冷。
但我们也有自己的取暖方式。上课铃响后,老师还没来的时候,教室里传出一阵阵“嘚、嘚、嘚、嘚”的鼓点般的声音,那是小伙伴们的跺脚声,跺着跺着,脚热乎了,身子也暖了。直到老师进教室,鼓点般的跺脚声才戛然而止——倒像是对老师的欢迎仪式。
下课了,男生们早已在教室后排成一排,背靠着墙,一个挤着一个,被挤出来的,又去队伍最后面往中间挤....一个个兴高采烈的,完全忘记了冷这回事——事实上挤着挤着身子就暖和了,也真不觉得冷了。不过,如今想来,这种游戏还是有一定危险性的。
女生们也不会傻冻着。有的抱着早上从家里灌满热水的盐水瓶,有的干脆把奶奶的炭火手炉提来了。
初中后,从家到学校路上,要经过一段两旁都是池塘的路。刮北风下大雨的时候,呼呼的风恨不得连人带伞都掀翻,因此走那一段路总得小心翼翼的,惟恐被风吹翻倒进池塘里。
后来回忆起老家的冬天,总有一副画面浮现在眼前:一个身形单薄的孩子,顶风撑着一把伞,在疾风斜雨中,艰难跋涉在上学(或放学回家)的路上。
小时候的冬天不只是冷,也有许多乐子的。大雪后,屋檐下挂着长长的冰凌,抬头伸手就能够到。孩子们掰下冰棱,立时化身为剑客,握冰凌在手中当剑挥舞,互相刺击,乐此不疲。那剑定然是一击必断,那也不打紧的,再去掰一根来便是。
池塘结了厚厚的冰,孩子们搬出小椅子,坐在上面,权当简易冰车,或推或拉,有的人滑的远,有的人摔的惨,池塘上空不断传出惨叫和哄笑声。
奶奶的炭火手炉也是一大法宝,炭火烧过,余烬未熄时,正好利用。我们在里面烤过芝麻饼、烤过糍粑、烤过红薯片……无论丢进去什么,出来的都是美味,闻着香喷喷的,捧在手里热乎乎的,吹吹灰就可以大快朵颐了。
跟儿子讲起我小时候的事,儿子听了总是一脸羡慕,甚至神往不已:妈妈,你们小时候真好玩,真幸福啊!或许,我语气中对童年深深的怀恋,并没有让儿子觉得艰苦,反而更多的感受到新鲜和趣味吧!
小时候的冬天异常的冷,回忆起来,心中却总有阵阵的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