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到一个有趣的组织——匿名戒酒者协会。这个协会1935年在美国成立,目的是为帮助个人戒酒的自愿自助组织,在很多国家都有分支。
协会的特色
- 不收取会员费,只通过自愿的捐献已达到自给自足
- 不与任何组织团体结盟
- 不介入任何争论,也不赞成、反对任何运动
- 对会员的唯一要求要有戒酒的愿望
协会目前成就
- 2000年已经在大约150个国家建立分会,会员总数在全世界已经超过一百万人
- 协会共出版过四本读物,被会员视为教科书,分别是《嗜酒互诫》、《十二个步骤和十二条准则》、《发展成熟的嗜酒者互诫协会》、《比尔的看法》
协会的成功之处
- 戒酒十二步法
- 一次一天的目标
戒酒十二步法是互诫协会个人戒酒方案的核心。这些步骤不是抽象的理论,它是依据互诫协会早期会员经反复尝试后的经验得出的。这些步骤包括了一些理念和活动的内容,早期会员们认为这些内容对他们的成功戒酒极有帮助。
由于我不是酒鬼,这里就不一一罗列十二步骤,只重点说明第一步——在承认对付酒精上,我们自己已经无能为力了。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承认自己失控,这样你就不用把注意力放在你控制不了的事情上去了。然后,它用“小步子”原理,让人们把目光聚焦于他们能控制的事情上。它要求会员设立的是“一次一天”的目标。
也就是,不要去想你要戒了酒,一辈子不碰酒这样的承诺,你只要承诺自己能够做到24小时不要喝酒就可以了。24小时以后呢,那又是崭新的一天。
为什么是一次一天呢?因为在大部分例子中,我们没法预测事件的转向。不管现实准备得多么充分,结果还是可能猝不及防。我们为未来设定的任务太过巨大,留给自己的只剩精疲力竭、不堪重负和心烦意乱。
所以不要去想未来太过巨大的任务,而专注于你眼前能做的一小步,并把它做好。
反思
能把一个免费的社团经营到全世界,创始人的智慧真是一流的。反观国内的目前的知识社群,我们和人家差着境界呢,这难道是因为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的缘故么?
既然互助戒酒可以成为一个组织,而且理论已经这么成熟,是否有人愿意依照这个模式复制一下呢?比如互助戒烟、互助戒不良习惯,等等。
匿名戒酒者协会能够成功戒酒的原因之一在于,它成功实践了自我改变的“小步子原理”,首先承认自己已经失控,控制不了喝酒这件事情,然后把目光聚焦于自己能控制的事情上。不去想未来太过宏大的任务,而只专注于眼前能做的一小步。这样说来,不出局定的目标对于多数人而言其实太过宏大了,注定多数人是无法完成这个目标的。还有目前许多社群搞的打卡金玩法,其实也是在挑战人性。如果主办方知道这一点,还这样玩的话,只能说是变相让一部分学员多缴费给其他人发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