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唐传》第一章(三)

《刺唐传》第一章(三)

原创 秦原 军哥说易 2022-04-27 08:00

宪宗也好像只看到一片白茫茫的光团。陈弘治在说什么,他好像听得很清楚,又好像什么都没听清。他听到陈弘治说,当时天还是很暗,武元衡出门的时候,他的家丁还打着大灯笼为他牵马引路;他听到陈弘治说,武元衡一出门,刚走到静安坊的东门,就被人用石子打灭了灯笼;他听到陈弘治说,武府的家丁和长随就和在暗处埋伏的刺客打了起来,但据说刺客的武功高的惊人;他听到陈弘治说,等随从再次点亮灯笼后,发现武元衡的马倒在街边十步之外,地上满是血泊,武元衡卧在血泊中,而他的头,已经不见了。陈弘治还在禀告,金吾卫已经派了人,为了应付流言特地在皇城四周的神策军也已经赶了过去,他已经先派了三批宫中的执事前去武家。陈弘治的声音仿佛从遥远的虚空传来,一句句清晰的转入了他的耳内,而他却没发思考,好像在另一个空间。不知是不是因为眼眶里充盈了泪水,他看出去只觉得是一片模糊的白茫茫。

宪宗对武元衡的思绪已经不可抑制。他想到了贞元二十一年,就是永贞元年,那年的三月,宦官俱文珍、刘光琦等人联合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荆南节度使裴钧等人,迫使他父亲唐顺宗立当时还是广陵郡王的自己为太子,八月又禅位于他,是为“永贞内禅”。当时主持“永贞革新[1]”的王叔文被贬为渝州司户,韩泰等名臣都被贬为远州司马,史称“二王八司马[2]”。

 那时他才二十七岁,刚刚即位,正是意气风发,在御史台遇到了一个清雅俊逸却又沉稳坚定的中年人,那时还在任御史中丞的武元衡。那年武元衡四十七岁,大了他整整二十岁[3]。他听杜黄裳说,眼前这个举止温文尔雅的人是武则天曾侄孙,写的诗很是不俗,“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便是出自这人的手笔。宪宗很喜欢这两句,于是和这人谈了会天。原以为武元衡会应制几首诗词,大出他意外的是,这个看上去俊逸如鹤一般的男子,居然一开口就力劝他讨服强藩,削平各镇,一号令,强朝廷。年轻的宪宗被深深的震撼了。他追慕先祖的文治武功,太宗匹马立阵,玄宗万骑夺宫,都是何等的英雄!那时,整个天下都匍匐在他们李家的脚下。

但是,到了他爷爷德宗的时候,居然已经变成令不出长安了。建中三年[4]底,发生“四王二帝[5]”之变,战火一下从河北蔓延到河南,而且东都告急;建中四年十月,又发生了“泾师之变[6]”;朱泚进围奉天,前线李晟、朔方节度使李怀光等军从河北撤军勤王,德宗仓皇出逃到奉天(今陕西乾县),成为唐朝继玄宗、代宗以后又一位出京避乱的皇帝。德宗的削藩之战被迫终止。

兴元元年[7]正月,德宗痛下“罪己诏”,声明“朕实不君”,公开承担了导致天下大乱的责任,表示这都是自己“失其道”引起的。德宗在诏书中宣布,擅自称王的李希烈、田悦、王武俊、李纳等人叛乱是因为自己的失误,所谓“朕抚御乖方,致其疑惧”,故而赦免了这些叛乱的藩镇,表示今后“一切待之如初”。除了称帝的朱泚以外,甚至连他弟弟朱滔也予以宽大,许其投诚效顺。从此,唐廷开始了对对藩镇开始了姑息纵容。宪宗每每思及,都抑制不住心中的愤怒。设立藩镇是为了藩卫大唐,岂是为了让你们拥兵自重!

那天和武元衡的一席话,宪宗觉得武元衡就是哪个可以帮助他中兴的飞熊之臣。两个月后,元和二年正月己酉日,他就提拔武元衡为门下侍郎,中书舍人;八月辛酉,又让武元衡兼判户部。十月份的时候,因为西川节度使高崇文上书自称“不通书,厌案牍谘判以为繁,且蜀优富无所事,请扞边自力”,宪宗决定让武元衡代高崇文守蜀地。十月丁卯下诏,除武元衡检校户部尚书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西川节度使,以宰相的身份镇守西川。临行前,宪宗在延英殿单独召见了武元衡,一谈就是一天。那天谈话的内容,宪宗都还清清楚楚的记得。他甚至记得,那天君臣二人出来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在大明宫辉煌的灯火中,他亲自送武元衡出殿[8]。他握住武元衡的手,激动的告诉武元衡,等他做好了讨伐藩镇的准备,就让武元衡回来主军,而武元衡的眼中也仿佛有了泪水。

元和八年,宪宗决意讨伐淮西。三月甲子,他下诏让武元衡重新回朝主持朝政。六天后的傍晚[9],武元衡到达了长安城。宪宗迫不及待的在文极殿召见他,那时武元衡还没来得及到宪宗刚赐给他的府第中看一眼。文极殿上燃满了明晃晃的宫烛,武元衡变得更瘦了,也更沉着了。听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病得很严重了,这正是个好机会啊。淮西地处河南中原之地,物产丰饶,甲士强盛。德宗以来淮西镇勾结河北诸镇,已成为朝廷心腹大患。如果吴少阳死了,朝廷应不许他儿子袭位,淮西大镇决不再能落在外藩手里。如许,朝廷就收回河南大镇;如不许,讨平淮西。淮西一平,必然河北震动,朝廷可以分而破之。如此,朝廷中兴指日可待了。武元衡还是温文尔雅的样子,不徐不疾的娓娓道来。宪宗听得极是入神,不觉间已是半夜。红烛映着武元衡清瘦的样子,宪宗觉得他有点对不起武元衡。

可是,言犹在耳,斯人却已逝!宪宗想着想着,眼泪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去年九月,吴少阳死,他儿子吴元济匿不发丧,伪造吴少阳表称病,请以元济为留后。朝廷不许,吴元济于是遣兵焚舞阳[10]、叶县[11],攻掠鲁山、襄城、阳翟。宪宗发兵讨伐。时河北藩镇中,成德王承宗、平卢李师道都暗中与吴元济勾结,出面为之请赦。因朝廷不许,李师道便遣人伪装盗贼,焚烧河阴[12]粮食,企图破坏朝廷军需。同时,强藩相互勾结,又重金贿赂朝廷大臣,互为呼应,还收买了一些朝廷重臣对藩镇的姑息事态。但纵使执政的几个宰相对藩镇态度都很决绝,各藩都想方设法对付:河北藩镇想过贿赂杜黄裳,想过收买张弘靖,但对于武元衡,就无计可施。自从李吉甫死后,武元衡就担起了谋划用兵之事,他从不退缩,不为所动,一力主战,声色俱厉,一意准备对藩镇用兵。但是在今天,武元衡被刺客所杀,身首异处!

宪宗怔怔的坐着,任泪水打湿了前襟。武相,朕对不起你!朕会踏平淮西,为你复仇的!他默默的对自己发誓。早朝点卯的钟声从含元殿那边远远传来,宪宗定了定神,对还跪在地上的陈宏志说到:“今天不用上朝了,罢朝三日罢。”看着陈宏志奔出,他又无力的拍了拍手,走进两个黄衣小太监跪在他面前。宪宗很想亲自去靖安坊看看,但身子好像一点气也提不出来。他又怔怔的坐了一阵,叹了口气,说道:“让陈宏志把武元衡遇刺的事告诉了百官,再让神策军加倍防卫。去吧。”

这一天,武元衡遇刺的消息如风一般,从靖安坊到大明宫,从朝堂到市放,吹遍了整个长安。整个长安都震惊了,百官都人心惶惶,都觉长安城中危机四伏,不知道混进了多少藩镇的刺客。“人生无常,世事难料”,普通百姓则这样感慨,“连武相都被吴元济刺杀了啊,以后谁还敢做宰相?”

这一天,宪宗一直把自己关在飞霜殿,谁也不见;

这一天,李师道也一直在府中,和他的几个小妾狂饮;

这一天,长安的百官都躲在家闭门不出,不可终日;

这一天,长安的靖安坊静安里的武府,披上了一片白色;

这一天,长安的朱雀坊中人影寥寥,只有金吾卫在巡街;

这一天,当夜色降临的时候,长安城变得出奇的安静,似乎连狗吠声都没有了。在城东南角,芙蓉园的曲江池边,曲池坊内一所幽深精致的别业内,临着曲池边的小园中,一个极为清丽的中年妇人坐在池边的亭子中,手中捧着一个白色莲花状的烛台,一支白烛在静静的跳着火苗。她也是一身白衣,头上插了朵淡雅的白花,脸上的泪珠在暮光中如珍珠般闪闪发光。旁边站着一个身穿紫衣的中年人,也是面朝池子,眼中仿佛也闪着泪光。亭子一丈外,却拱手站着那个在裴度府前出现的雪衣少女。她微微撅着嘴,脚也不断移着,显是站了不少时间。

娥眉月已经挂在中天。雪衣少女有点不耐烦,轻声问道:“父亲,他不是你的仇人么?”紫衣人声音有点哽咽:“是的,他是我平生唯一的仇人。你先去吃饭把,不要再问了!”雪衣少女又噘了下嘴,却不走开。紫衣人从亭子的柱上取下一根尺八长的洞箫[13],柔声说道:“你也忘不了那晚罢!”白衣美妇轻轻点点头。紫衣人随即按唇引商,柔和的啸声响了起来,却声调偶有不合拍。美妇人也哽咽着曼声唱了起来:

“麻衣如雪一枝梅,笑掩微妆入梦来。若到越溪逢越女,红莲池里白莲开。”

唱了一遍又一遍,声音越来越低,啸声也渐至细不可闻,终于阒然,只留下远处池中月色下皎白的一池莲花。

[1]唐德宗李适时,王叔文以其所擅侍候太子李诵。当时一批有才能的士大夫如陆质﹑吕温﹑李景俭﹑李谅﹑李位等,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领袖的革新集团。贞元二十一年(805)正月,德宗病死,李诵继位,是为顺宗。在顺宗的支持下,王叔文集团掌权,以韦执谊为宰相,颁布一系列明赏罚、停苛征、除弊害的政令,史称“市里欢呼”,“人情大悦”。为了统一事权,革除弊政,王叔文集团特别注意掌握财权和从宦官手中夺取兵权,乃以与刘禹锡有联系的宰相杜佑兼度支使及诸道盐铁转运使,王叔文为副使,韩晔﹑陈谏﹑刘禹锡﹑凌准判案,李谅为巡官,程异为扬子院留后。又以与凌准有联系的老将范希朝为左右神策京西诸城镇行营兵马节度使,韩泰为行军司马,李位为推官,以便夺取宦官掌握的京西诸镇神策军兵权。历时共一百四十六天。

[2]。“二王”指王伓﹑王叔文,“八司马”指韦执谊、韩泰、陈谏﹑柳宗元﹑刘禹锡﹑韩晔﹑凌准﹑程异,他们在改革失败后,俱被贬为州司马,故名。

[3]此处并非严肃历史。武元衡在贞元二十年(804年)拜御史中丞。按《新唐书》卷一百五十二,列传七十七(张姜武李宋列传),宪宗认识武元衡是元和元年宪宗被册封为太子时,武元衡担任赞相(主持仪式的礼官)。当时武元衡因为得罪王叔文,从山陵使为太子右庶子,宪宗即位以后继续任御史中丞。

[4]782年

[5]卢龙节度使朱滔自称冀王、成德王武俊称赵王、淄青李纳称齐王、魏博田悦称魏王,“四镇”以朱滔为盟主,联合对抗朝廷。同时,淮西节度使李希烈也自称天下都元帅、太尉、建兴王(不久又称楚帝),与四镇勾结反叛,和后来称帝的朱泚,合称“四王二帝”。

[6]德宗准备调往淮西前线平叛的泾原兵马途经长安时,因为没有得到梦寐以求的赏赐,加上供应的饭菜又都是糙米和素菜,士兵发生了哗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德宗仓皇出逃到奉天(今陕西乾县),成为唐朝继玄宗、代宗以后又一位出京避乱的皇帝。泾原兵马拥立朱滔的兄长、曾担任泾原军统帅的朱泚,称大秦(后改为汉)帝,年号应天。

[7]784年

[8]实际上宪宗是在白天亲自送武元衡去成都的。

[9]《新唐书》武元衡传:……

[10]今河南舞阳西北。

[11]今河南叶县南。

[12]今河南荥阳东北。

[13]唐时箫长一尺八寸。或说,洞箫即使尺八。《新唐书·吕才传》:“贞观(627—649)时,祖孝孙增损乐律,与音家王长通、白明达更质难,不能决。太宗诏侍臣举善音者……侍中王珪、魏微盛称才制尺八,凡十二枚,长短不同,与律谐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992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212评论 3 388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535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197评论 1 28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310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383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409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191评论 0 26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621评论 1 30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910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084评论 1 3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763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403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083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318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946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967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