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BBC《塞伦盖蒂》悟中庸之道

大草原上,猎豹妈妈带着三只小猎豹打猎,误入狮群领地,雄狮冲过来了。大多数时候狮子猎豹两种猛兽井水不犯河水,毕竟彼此都不在对方的食物链上。但雄狮并不介意顺手干掉几只猎豹幼崽,因为双方多少还是有竞争关系,狩猎对象是一样的,将来多几张对猎物下口的嘴不是什么好事。

猎豹妈妈完全不是雄狮的对手,它自己跑掉就是了,没什么动物比它跑得更快。但是,它带着三个娃。它可以跑,娃怎么办?

生死关头,猎豹妈妈不退反进,朝着冲过来的狮子摆出进攻姿态,发出低吼,露出獠牙。

猎豹妈妈明知自己不是对手却还要硬上,不是因为觉得自己运气好能打赢,也不只是因为爱自己的儿女,冲昏了头脑,而是经过了一番算计。这算计我们第三方看着不好理解,但倒过来从狮子的角度就好理解了。如果你是那头雄狮,面对这么一头要发疯的猎豹妈妈,你会怎么选择?

肯定不想打架了,因为打赢了好处并不大。

这是真真正正的打赢了又不能当饭吃,狮子并不吃猎豹。干掉猎豹妈妈的好处很有限,只是消灭几个潜在竞争对手,但猎豹毕竟也是大猫,干掉它自己不会不付出代价,肯定会受点伤,万一伤到眼睛腿脚这些要害部位的话,麻烦就大了,不划算。

所以,当猎豹妈妈决定拼命时,跟它拼命并不符合狮子的利益。

所以,猎豹妈妈发了疯要跟狮子拼命的时候,它其实并没有发疯,而是因为算准了狮子的利益所在。

果然,雄狮停止前进,伏下来舔毛。猎豹妈妈带着娃逃走。

如果猎豹这时候以为是狮子怕了它了,不仅自己不走,还要把狮子从自己的领地逼走,结果会怎样?

狮子没办法了,只好干掉它。

猎豹妈妈之所以能在与狮子的对峙中全身而退,并不是它比狮子更强,而是因为它给了强者以选择,而强者的选择对它也有利。如果它错以为狮子是纸老虎,得寸进尺,狮子就没得选择,大家两败俱伤。这对狮子确实没好处,但对猎豹更没好处:狮子受伤,猎豹会死。

就这样,通过在两个极端之间来回摆动,猎豹给狮子创造出选择:敢拼命,给狮子创造收手的必要性;能退走,给狮子创造不动手的理由。在生死关头电光石火间,猎豹妈妈和雄狮成功地避免了灾难。

世界并不是强者通吃,如果弱者留给强者以选择。中庸并不是凡事不要太极端之类。那不是中庸是平庸,平庸早早就死掉了。猎豹首先也得拿命去拼,不拼死得更快。它一家活下来,是因为既无视力量对比去拼命,又尊重力量对比退回来,洞察到博弈双方在两个极端上的回报方程式的瞬间变动,在极端之间自如转换,而不是简单取中,这就叫极高明而道中庸。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中庸出自儒家经典,中国人将它推崇为最精深的智慧。 这类级别的智慧通常都有无数种解释,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
    007小王子阅读 504评论 0 1
  • 看纪录片,在东非的大草原上,一个猎豹妈妈带着3只猎豹和一只雄狮相会,猎豹和雄狮都是食肉动物,本来井水不犯河水,但因...
    墙角一朵小花阅读 167评论 0 1
  • 爱看纪录片,跟你讲一个纪录片里的小故事。话说在东非大草原一头猎豹带着三个小猎豹和雄狮相遇了,虽然平常井水不犯河水,...
    向杨而生阅读 811评论 0 2
  • 最近听了一条音频,罗胖提到了王烁老师的一篇公众号文章:《弱者要给强者留下选择》。 文章开头描述了一部纪录片里的一个...
    无梦心安阅读 266评论 0 1
  • 失败管理的概念是怎么创造出来的? 灵光一现还是神格化?
    鹭江渔夫阅读 20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