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了几天,终日磅礴大雨,只能呆在家里,手脚并用,干点力所能及的家务,老人和妻子还是很满意,我也得到珍爱家庭,关心老人的好印象,心理也好似解了长期不能照顾家庭的遗憾。
洗洗涮涮,轻言暖言,……除此之外,还真找不出更多的活路可干。是没有,还是不愿?实话说,会的太少,技术含量高的,不懂,需要协调社会关系的,不敢,需要经济支持的,钱包太憋,说来满眼都是泪,心理拔凉拔凉的。
好像除了能在工作中找到些自信,生活里一窍不通,那不就成了工作的机器,生活中不是人。
生活中的思想见解不少。家庭的心灵鸡汤经常喝,每每到了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状态。收藏一大堆家务小技巧,好像已经生锈,很长时间没打开。
真要到发挥见解进入行动时刻,转眼不知所措,说的痛快,做的乏力。老婆经常埋怨,说吧!做吧?
对待生活认真呢,生活对你真不认识。问题成堆就是现实生活,解决不了怎么生活。认真是做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对妈妈说,别对小事太上心,不知道生活就是琐碎串成的链子,少一个环节都不顺。对老婆说,孩子小,别发难,不知道教育孩子很磨人,光有耐心还真驾驭不了。
对生活没有真挚的向往。生活是个配角和附属品,这个认知很固化了。眼里只有工作,恰恰生活是工作的土壤,皮都不在了,毛还能长出来吗?追求生活的高质量,与贪图享乐,看中物欲截然不同,憧憬美好的日子,是心里生长了阳光,嘴里唱出了热死爱,手里我握着幸福。
生活中的胆小鬼,总在工作中找寻安全感。生活对每个人都是不平等的,并没有赋予你特别的权利,工作里,你的角色很厉害,按照手指的方向走呀走,好像世界为你掌控,嘴说说,手动动,自然有人马首是瞻。习惯了,当生活中失去这种掌控感,自己又不懂生活,迷茫出现了,自卑悄然冒出了,趋利避害,人之常情。内心在生活面前不堪一击,举手投降,充满恐惧。
生活里的阳光,别躲,拥抱他;生活里的问题,别怕,解决它;生活里的迷茫,别哭,梳理它;生活里的希望,别丢,追求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