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让我选择某早教中心的理由是:那里都是家庭条件不错的孩子,可以让宝宝从小就积累很好的人脉。
不知何时起,人脉,成为了个人可炫耀的资本。
他和某某领导很熟,他和某某知名企业老总私交不错,他和某某知名人士还一起旅游了呢……如此谈资,是不是很耳熟。
想起身边一朋友小粒,85后,长相不错,穿着考究,生活品质也还不错,有想法,有闯劲,行为举止都较同龄人成熟。
大概两年前,他约我去他公司专门开辟出的茶室喝茶,茶室不大,但雅致温馨,摆件也是精挑细选过的,茶叶据说都是上好的。
三件茶室占据办公区域一半的空间,他穿梭在不同的包厢打招呼,一边泡茶一边说着抱歉,朋友很多,招呼不过来。
他说,茶室是免费对朋友开放的,只要有时间都可以过来喝茶,免费提供一切服务。当时只觉这男孩子社交不错,很会聚人。
也会偶尔听他提起,和某某领导关系不错,谁谁常去他那喝茶。有段时间,看到很多网红晒他茶室的照片,也会在他朋友圈看到和很多知名人士吃饭、喝茶、出游的逼格照片。
朋友圈是绝对的点赞评论党,评论必须有逼格,通过朋友圈的交集,能看出他认识很多人。
在他找了我几次帮忙为他的某些领导的单位做采访贴金时,我想到了三个字“拉皮条”。
后来,我开始慢慢淡出那些需要浪费太多时间的漫天谈的茶话会,常常通过朋友圈看到他今天去厦门了,明天去云南了,机场的航班换了一班又一班。
再后来,他的朋友圈开始鲜少有消息更新,我听闻他欠了几十万到处躲债的消息。那些一起喝酒吃饭吹牛的朋友,开始成为追债对象。
一共同朋友说,他把身边但凡有点关联的人都借遍了,还借了高利贷,这几年基本就是拆东墙补西墙。
“明明经常看他四处旅游,各种高逼格啊?”
打肿脸来冲胖子大抵就是这个样子。朋友说,他这几年把所有的时间、精力和金钱都花费在所谓的人脉上面。确实,他交了很多社会名流,但他还没来得及把这些人脉变现,就开始了躲债的生涯。苦心经营多年的形象从此跌入谷底,那些人脉也瞬间土崩瓦解。
圈子不同不必强融,有多大心做多大事,一直是我信奉的人生信条。创业初期,就先把基础打好,还没学会走就想着奔跑肯定会摔跤。每个人都要经历一个一无所有的阶段:贫穷、没资源、迷茫、困顿,除了官二代、富二代,谁也逃不过。没钱就想办法去挣,想买房买车就是攒钱,能力不够就去学习,眼界不够就多去看世界,除了努力、脚踏实地,别无他法。
我没有存任何名流人士电话的习惯,如若今后没有关联的可能,除了偶尔能成为零星半点的谈资,它不过是一个停留在手机里的冰冷的电话号码。
所谓成功,就是强者和强者之间的对话,智者和智者之间的较量。就像欢乐颂里的安迪,处处与高手过招,那是咋咋呼呼的邱莹莹和唯唯诺诺的关关,哪怕是熟知职场所有游戏规则的樊胜美都无法企及的。
这个世界,没有捷径可走。《致青春》里的黎维娟,一心想嫁个有钱人,希望少奋斗20年。所以,以不停地换有钱男友,每天在灯红酒绿中纸醉金迷。最终的结果是,用所有的青春换了几个价值不菲的包,宫外孕切除了一侧的输囊管,另一侧堵塞。
先把自己变成别人的人脉,你才有资格去谈圈子和资源,这不是世俗,只是生存的游戏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