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背井离乡,在异国闯荡打拼的海外华人,背后都有沧桑感人的故事,他们是活着的书,记载着历史的变迁,记载着社会的发展,记载着人世间的悲欢聚散……
欢迎关注简书「时差党」专题!我是主编宁曾,每天在世界最南端为你送上「时差党·心文日报」。
2018.1.24 星期三
布宜诺斯艾利斯时间:22:32
北京时间:09:32(+1)
她,如蒲公英的种子,随风飘摇,在异国的土地上从韶华到白头,绿莹莹的韭菜叶子藏着岁月抹不去的乡愁,故乡留在血液里的密码,谁能解开?
他,千辛万苦,九死一生,漂洋过海到国外,却一点点地错过孩子的成长,千万次地问自己,这一切究竟值不值?
她,在异国他乡艰苦创业,本以为苦尽甘来,却不料天有不测风云,遭遇飞来横祸,令人牵挂的她,现在还好吗?
他和她,历经沧桑,奋斗不休,活成了他人眼中羡慕的模样,背后的辛酸有谁能体会?
她,在生活的无奈和压力中焦虑,在留下和归去之间纠结,到底该何去何从?
他,承受着打拼的艰辛,离乡的孤独,屈辱的歧视,却始终坚韧不拔,对祖国一腔热血,为的是什么?
他们,都是海外华人的真实剪影。他们的生活是怎么样的?背后有着怎样触动人心的深厚情感?
今天的「时差党·心文日报」带来五篇心文,讲述海外华人的真实人生故事。
莫玉 与 乡愁
作者:LA艾丽丝
进到院里,我一眼就看到了那一畦绿莹莹细长的叶子,几步冲到跟前,我呆住了:满满一畦韭菜!……莫玉看到我的反应笑得脸上堆起了皱纹。她来这里的时候,不要说中国餐馆,连中国超市也没有,可是自小培养起来的口味十分执着,泛滥起来还十分折磨,就自己动手,把乡味踏踏实实地种在了自己的院子里。
每个唐人街都有一个「龙哥」
作者:黑岛上的猫客
龙哥顿了顿,接着说道:“那条船上除了船员,几乎堆满了货物。我们哥几个正纳闷时,那个船员就带着我们进到最里面的一个货舱。那人嘱咐我们平时吃喝拉撒就只能在这里面。晚上睡觉或是有海关检查时,我们可以躲在货柜底下。”“我开始以为那货柜底下会有多大空间。我低头一看,哼!那简直是一个窄得不能再窄的缝隙。要是胖一点的人,根本就塞不进去!”
董太
作者:北美之北
不见董太已经十多年了,她的故事还时不时地在我脑子里闪过。每次念及,总是禁不住想:“她现在也许还好吧?是在台湾,在瑞士还是在美国呢?该不会回喀麦隆了吧?”认识董太的时候,董先生已经过世好些年了,一双儿女也都远在天边。虽说独自在异国他乡经营一家餐馆日子过得并不轻松,不过,董太说最难的几年早已经过去了。
每个闯荡者的背后都是一部辛酸史
作者:都市虎妞
陈大哥和慕兴姐今年50岁左右,广东人,来桑岛三十年了,有一儿两女,儿子和大女儿定居在南非开普敦,小女儿留学在悉尼。说到这里相信有很多人内心肯定很羡慕,羡慕华侨们的国外生活,羡慕他们在国外建立起来的基业。然而,在国外挣钱真的是那么容易吗?在国外真的就如人们想像得那样美好?
在美国打拼的华人
作者:王若愚123
现在我的老板也是个华人,四川人。他们时常挂在嘴上的话就是,中国发展的很快,真的很好。他甚至还去中国北部投资了一个厂。每年都会两边飞进行管理和监督。在美国打拼的华人都知道打拼的艰辛,背井离乡的孤独,以及面对一些老牌白人的种族歧视也是不可避免的。
感谢各位作者的感人文章!
曾有一位国内的朋友问我,在国外是什么样的感觉。我回答:“见证沧桑”。就像作者都市虎妞说的:
每一个出来闯荡的人背后都有说不出的辛酸和无奈,背井离乡,漂泊在外,学着与当地人沟通,学着融入当地文化中,学着享受孤寂,学着…他们无声地努力着,慢慢地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或成功,或失败,这些都是别人眼中的评判标准,我想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所经历的这一切,让他们的人生注入了别样的风景。
人生走过多少三百六十五里路,越过多少春夏秋冬。从故乡到异乡,从少年到白头,观世事起伏,看风起云涌。血液中的密码永远留存,那是中华澎湃的声音。
愿每一位海外游子,都找到心之归属。健康快乐,一生平安。
关于本期日报,你有什么话想说吗?在评论区留言吧!也欢迎分享文章链接。
关于「时差党·心文日报」
「时差党·心文日报」每日精选简书「时差党」专题的文章,供读者赏读。把好作者的好文章送给好读者,以多元视角讲述世界的故事,让创作的温暖力量传遍全球。
点击阅读往期「时差党·心文日报」
「时差党」专题收录与海外生活相关的文章,欢迎关注,期待你的投稿!
喜欢就点个赞❤️吧!
你的鼓励是我的动力!
谢谢你的阅读!祝开心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