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抠门”嫂子

1.

“妈,我回来了”

我随手关好门,把钥匙放在置物架上,坐在换鞋凳上换掉高跟鞋并揉了揉发痛的后脚跟。

“安安,你回来了”婆婆闻声从厨房里走出来,身上系着围裙,手里还拿着根剥了半截的葱。

“快洗手准备吃饭了”婆婆笑盈盈的,看起来心情不错。

我答应着,去卧室里换了家居服。

餐桌上已经摆好了四菜一汤,老公正拿着碗在那盛汤。

婆婆端着个盘走过来,里面放着的是洗干净切成条块状的黄瓜和葱。

大葱抹酱是老公的餐桌必备,山东汉子没来由的就是好这一口,而我和婆婆却因为不喜欢葱的辣气味道只吃黄瓜抹酱。

这套房子是我和老公刚结婚时的婚房,两室一厅,就一个卫生间,自从婆婆从乡下来和我们一起住后,这个房子就显得拥挤起来,每天早上要排着队上厕所,孩子正在上高中,偶尔放假回来只能在客厅的沙发床上将就一晚。

所以我和老公就在今年年初准备了所有手底下能拿的出的钱,并在同事那里借了20万,按揭在市北区买了个新的房子,三室两厅,两个卫生间,目前正在装修中。

本来是个好事情,等房子装修好,我们就能高高兴兴的搬进新房子里,孩子也争气,考上了国外名校的交换生,可是问题接踵而来,我们刚刚买了房,瞬间显得捉襟见肘起来,孩子出国又需要钱,这可怎么办!

我因为心里装着钱的事情,所以晚饭也没吃上几口。

吃完饭,收拾好碗筷,我准备拿出前些日子刚买回来的破壁机,准备好黑豆,黑米,黑芝麻,想明天早上起床打个米糊,可是找了好几遍都没有找到。

这个破壁机是前些日子婆婆念叨着要买的,她说邻居黄姨的孩子给她买了一个,打出来的豆浆米糊又稀稠又香甜,还能打果汁还能磨粉,看样子喜欢的不得了,念叨了几遍后,我觉的买回来全家都能用的上,然后就在网上买了一个知名的破壁机,可是买回来才用了几回,婆婆就嫌它声音太大,被束之高阁了。

“妈,咱那破壁机呢?”我问刚从屋里走出来的婆婆,“我记得我放上边第2个柜子里了”

“哦,那个破壁机啊,前几天你嫂子来家里,她拿走了”婆婆还是笑吟吟的。

我一下火了。

这是花了不少钱买的破壁机,而且没用过几回,怎么嫂子一来就让她拿走了,更可气的是我竟然不知道这件事情,如果我一直不找它,这件事是不是我就永远不知道了?

我不由的提高了声音:“妈,这事怎么没跟我说呢,嫂子拿走了,我们自己用什么?”

“她喜欢就让她拿去呗,咱又不用”,婆婆无所谓的说“她老二甜甜每天吵着要喝什么奶茶,让她拿回去,打个米糊啥的还能糊弄糊弄小孩,她哪有那么多钱去买奶茶”

那能一样吗?

听了婆婆的话我哭笑不得,我说:“妈,这本来也不是什么破壁机的问题,这是原则性的问题,她来拿咱家的东西我最起码应该知道吧?”

我没再听婆婆说什么,拿了手机给嫂子打了过去。

“嫂子,实在不好意思,那个破壁机我们自己还得用呢,这样,我给你个链接,你自己买一个吧,这个也是我们用旧了的,给你多不合适啊”

大嫂在那边唯唯诺诺的不知道说了什么,我根本没听清也没打算听清,挂了按键就回了自己屋。

婆婆站在客厅里,黑了脸。

2.

嫂子叫杜小英,是老公哥哥的媳妇,大字不识几个的农村人。

身材微胖,长相黢黑。

我生气的不是毫无理由,也并不是心疼这个破壁机,而是我这个嫂子确实太抠门了,每次从老家来这,都能带些东西回去。

有时是喝剩了半箱的牛奶和买回来没吃完的水果,有时是客厅橱柜里还剩半盒的茶叶,有时是厨房筐里剩的那几个鸡蛋,有时是我儿子放在衣橱里的衣服,但凡稍有些破旧的都被她拿回去给她的儿子穿。

明着拿的,暗着拿的,我知道的,我不知道的。

甚至有一次把我中午刚刚买回家放在冰箱里准备晚上招待客人用的提前备好的菜和肉拿走了一大半,那一次把我弄得措手不及和欲哭无泪。

而这些种种都与我的婆婆默默准许有关,甚至助纣为虐。

我不止一次的和婆婆讨论过这个问题,可是婆婆总是说,你大哥嫂子在村里生活苦,都是给人打工挣钱的,没有你和阳阳(我老公名字)工作稳定,他们是吃了上顿可能就没了下顿,还有两个孩子要养,大的上高中,小的才上2年级,你和阳阳能帮点就帮点,省的老家的人白眼说咱家平白没了亲情。

我又跟老公说起这些事情,老公却反过来说我不够大度。

他说他和大哥就差2岁,当时大哥是能考上高中的,可是家里穷养不起两个孩子念书,他就自动辍了学,学了门手艺开始了养家,老公这才考上了高中,考上了大学,走出了村子,毕业后来到了市里有了个像模像样的工作。

他常说,如果当初大哥没有辍学,上了高中,考上了大学,现在也能在市里甚至是省里有个稳定的工作,有个温馨的小家。

我们现在日子过的好,手头也富裕,能帮衬着就多帮衬着点,大哥大嫂确实不容易。

我无话可说,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随她去吧。

如果不是我这些天正为钱发愁,如果不是我正好想喝米糊,如果不是有破壁机这个导火索,我可能就一直沉默下去了。

爱拿啥拿啥吧,只要不把这个家掏空。

但是。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所以,这一次,我爆发了。

婆婆黑着脸站在客厅里望着我,手里提着一个黑色的塑料袋,不知道是什么。

老公也从另一个屋里走了过来,脸上不知是什么表情。

我站在卧室门口回过头和他们娘俩对峙。

我能预感一场暴风雨的来临,而且这场暴风雨过后有可能会打破这么多年来我和婆婆之间建立起来的平衡。

毕竟我从来没有和婆婆红过一次脸,也许这一次过后,我在老公心里已经不是一个孝顺的儿媳妇。

但是,这一次,我豁出去了。我就要打破这个平衡。

凭什么我要维持着这个平衡为你们那所谓的怜悯心买单?

我像一只善战的动物,已经竖起了全身的毛。

我像一只好斗的蟋蟀,已经铆足了力气。

我像一个战士一样,准备迎接战斗。

3.

战斗并没有在预想里吹响号角,剑拔弩张的气氛也渐渐缓和了下来。

婆婆拿着黑色塑料袋的手微微颤抖,老公走到客厅沙发上坐下,手里燃起了一根烟。

只有我,还在那竖着全身的毛做防御状。

婆婆叹口气走过来,把那个黑色塑料袋塞进我的手里,我下意识接住。

“这是你嫂子托我给你的,她下午过来了一趟”说完,婆婆也走到沙发前坐了下去。

我打开袋子,愣了。

袋子里是十摞一捆的百元大钞,整整两捆方方正正的躺在袋子底。

“这是?”我茫然的问道。

“你嫂子知道佳佳上学需要钱,今天去农行特地取的现金”婆婆说

我有点儿懵,嫂子哪来这么多钱?

大哥和嫂子在工厂打工,每个月就那点工,资,大哥有个木匠的手艺活,平常下了班会揽个小活做赚个外快,家里种着20亩地的庄稼,一年两季,麦子和玉米,遇到好的收成的时候一年也就是能赚几千块钱,这黑色塑料袋里整20万,大哥和嫂子是怎么省吃俭用存下来的?

“你嫂子不会用手机转账,怕你急用,大中午就跑到农行里取的现金,又害怕被人抢,拿个不起眼的黑塑料袋裹在怀里给送了来”

“那嫂子怎么不,不留下来吃晚饭”我抱着手里的钱像抱着块烫手的山芋,嘴里磕巴了一下,脸上强装着镇净,但心里已经懊悔成了一团。

家里正收秋,忙的不可开交,20亩地的玉米得收回家,还得找个合适的价格卖掉,地里要收拾出来,浇水,要准备种麦子,二姑娘甜甜放学回家要给她做饭,哪有空在咱这里待下!

婆婆在那絮絮叨叨的说着,我的眼泪却不自禁的掉了下来。

我给嫂子打了个手机,像她道歉。

嫂子仍旧笑嘻嘻的,说没事,那个破壁机我不会用,正想给你送回去呢。

我说,好的,嫂子,你来吧,我给你买个新的,新一代的破壁机,装上物料你不用管它,定个时,它自己就会做好粥等你了。

我说,嫂子,谢谢你,这么大老远把钱送过来。

嫂子明显一愣说,你看这,我还嘱咐妈别说是我给你的,你看妈跟你和老二在城里住着,吃穿都不用我和你哥挂心,这些钱虽不是很多,但也够应急用了。

平常省吃俭用的,存着钱不就是为了用时能拿的出来嘛!

嫂子还在手机那端憨憨的笑着,心无城府的样子让我觉得自己特别的小人之心。

我挂了手机坐在床头哭成了个泪人。

那天晚上老公还说,其实我们现在住的这个小小的两室一厅,当初也没有那么多钱拿出来买,庄稼人,庄稼地,父母一辈子都是在地里头混饭吃,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存款,还是大哥和嫂子拿出来五万给家里凑够了前期的钱。

身材微胖,长相黢黑。

到现在我竟然想不出来嫂子的具体样子,只记得个大概的轮廓,但就是这个我平常根本不会在意的人,甚至还有些鄙视的人竟在这么多地方默默的帮助了我。

4.

一切尘埃落定。

我们搬了新家。

餐桌凳是大哥亲自打的,餐桌是原木颜色,外面刷了一层清漆,边角被磨的圆钝,一张餐桌配了六把椅子,椅子也是原木色外刷清漆,靠背是镂空的,放在客厅里刚刚好。

温锅,是我们山东这边的习俗,一大家子人在新房里面热热闹闹的吃顿饭,给新家沾沾喜气,沾沾人气。

晚饭是我和大嫂一起做的,我觉的我这是第一次这么认真的也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观察大嫂,其实,我的嫂子虽然身材微胖,长相黢黑,但是她有一双好看的眉眼,有笑起来爽朗的声音,有不笑时自然上翘的嘴角,最美丽的当然还是那颗善良的心。

嫂子的菜炒的好吃,起火,烧油,颠勺,装盘,一气呵成,盛在盘子里色香味俱全,让人垂涎欲滴。

一晚上的欢声笑语,一家人的其乐融融。

临走的时候,嫂子站在门口扭扭捏捏了半天,最后才不好意思的说:刚才掰下来的不要的菜叶子我能不能捎着?家里喂的有兔子。

一家人都没有说话,半晌,大哥憋不住捣了嫂子一下子,我们一起哈哈大笑起来。

“能,早就装好了”我大笑着把刚才就收拾好的东西全都给嫂子拿了来,一大包给甜甜的零食,一大包给他大儿子我大侄的衣服和书,还有给嫂子大哥捎的冻好的肉和新鲜的蔬菜,当然也没少了刚才掰下来的那堆菜叶子。

大嫂满意而归。

我看着大嫂的背影,回头跟老公说,大哥真有福气,娶了个这么好的老婆。

老公说,我们哥俩都有福气,我也娶了个这么好的媳妇。

油嘴滑舌。我们大笑,但是这话听着真舒服。

我们专门给大嫂的大儿子腾腾准备了房间,佳佳已经顺利去读书了,以前大嫂说过让腾腾周六日放学的时候来家里住,我都以房子太小住不开给拒绝了。现在专门备出了一个房间,方便以后大哥大嫂来看妈时可以小住,腾腾周六日放假也可以回来和奶奶一起住。

大嫂还是常常来家里,走的时候还是不空着手走,但大多数都是我提前给她备好的,大嫂逢人就夸,弟媳妇人好心善,在村里我们确实是和和气气的一家人,过年时,老家里村支书还给婆婆家发了个五好家庭的光荣小牌牌。

曾看过这样一句话:善良和爱都是免费的,但却不是廉价的。

是呀,一个始终善待别人的人终将会被所有人善待。

故事完了,但爱还在继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