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快乐!”

以传统的名义

4月1日,在西方人的节日里,中国人做了两件事,第一件是一条关于国足起诉伊朗成功的信息,愚弄了大半个中国,因为信仰,因为热爱,因为执着,所以“愚蠢”;第二条是关于清明节的,围绕快乐不快乐,有专家站出来,进行“权威”解读:

专家言论

如果不是清明节近在咫尺,我们一定会错当做是两条愚人节新闻,国足胜伊朗,清明节快乐,似乎都是一种笑话,但专家真这么说了,而且带着历史书,此言一出,似乎让大家终于不再争论,坦然接受。但面对大多专家的言论,我一向是抱着小心谨慎的态度。

国家设立清明假期的出发点是什么?

清明是祭祖的节日,中国人事死如在,所谓“祭如在”,实际上是活着的子孙把逝去的祖先当作还健在进行情感交流,清明正是万物生长,准备播种,一年的劳碌就要开始了,祭祖也是祈求祖先之灵的保佑。无论中秋还是清明,其注重的是人伦亲情,这是传统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这是国家的出发点。当然,清明节本来还有很多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内涵也会有增加更多新的含义,但其中心和主旨应该是一种缅怀,对家国、对亲人、也对传统文化。当西方圣诞节、万圣节、愚人节在中国大行其道,传统的东西就越显珍贵,国家设立清明假期,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保护,让年轻人了解传统,走进国家文化,而不是快乐或悲伤能概括完整的。

当你接到“清明快乐”的短信,你会做如何反应?

如果在清明节,你收到了一条“节日快乐”的短信,对于大多数中国人,都会认为是“触霉头”。我们还是更愿意相信,在这个节日里,不适合太多的“快乐”,这也是千百年在中国人心中留下的固有印象,不可能一句专家之言就立即释然。而当今社会文化中的清明节,是与祭祖、扫墓这样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祭祖和扫墓不一定意味着悲伤,但是一定意味着庄重、肃穆,这种环境与“快乐”是万万不搭边的。更要紧的是,祭祖和扫墓意味着与死亡、鬼神有关。中国传统思想主张“敬鬼神而远之”,这种态度让人对相关话题敬而远之、闭口不谈,“快乐”这种对鬼神不远不敬的态度,更是万万不可取的。

如果要祝福,清明节最好说什么?

对于清明小长假,我们也不能让自己时刻沉浸在悲伤的气愤之中,空气完全弥漫祭祀的味道,对于工作节奏越来越快的这个时代,假期也是上班一族难得的喘息期,我们可以踏青、可以出游、可以相聚,既然不能祝福节日快乐!大家见面也不能闷声大发财,那么,什么语言最合适呢?去年,针对这个话题,网上曾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最后有一个折中的方案,双方都比较满意,那就是用“安康”“平安”之类的祝福语,带着浓浓的节日特色,往往更容易让人接受,我们缅怀、我们祭祀,除了追忆过去,也在展望未来,愿全人伦,愿祝美好。

我们有时候不得不自豪生在一个有几千年文明的国度,让我们可以领略传统文化之美,而传统很多时候就是以人为本,从人出发,我们的所有美好、缅怀、祝福,在中国这片土地上,都可以一一实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早上醒来,看到手机有一条未读短信,短信内容很简单,只有一句话“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节到了,祝你清明节快乐!” ...
    寡言君阅读 1,311评论 1 11
  • 在中国历史上,有关清明的诗句很多。其中“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最为脍炙人口。阴雨纷纷,行人凄凄。清明节里...
    徐向明在简书阅读 2,534评论 6 15
  • 清明节好像是我们唯一不说“节日快乐”的节日。 这一天(之前),要扫墓哀思亲人,就算亲人去世了很久,没以前那么伤心了...
    李清浅阅读 934评论 4 17
  • 除了社会普遍认可的财富和地位等标准,成功还有一个相对简洁的定义,即实现自己的目标。但我认为这一点应当存疑,实现目标...
    曾笑雨阅读 1,968评论 0 3
  • 由上图可知,项目分层1个app目录,4个测试目录app目录分为: 4个测试目录分别是:androidTest: U...
    zhuanghongji阅读 662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