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是儒家论述人性与个人修养的散文,本来是《礼记》中的一个篇章,因为北宋二程兄弟的尊崇,朱熹老夫子写注而声名鹊起,独立出来成书。
第一章是全篇的"纲",对《中庸》作提纲挈领的论述。儒家思想影响和规范了二千多年中国人的行为,《中庸》所提倡的"五达道"、"三达德"和"慎独自修‘等内容尤其对人们为人处事、人性修养有着深远的影响。
子曰:人之初,性本善。故人的天性禀赋称之为性,按天性行事谓之"道",强调的是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凭良心做人处事",才是"道"。
人是善变的,人性很难经受利益的考验。生活中许多人在利诱面前从"性善“变成了"性恶"。如贩毒、制假、销售有毒食品等等。
利益面前,没几个人能免俗。人性深处的贪婪往往会暴露无遗。甚者夫妻反目、父子成仇,兄弟纷争……许多人一辈子都想不明白,终其一生,谁能从这个世界上带走丁点的东西。
所以,儒家强调个人修养,本意是希望人能自我抑制内心的欲望与贪婪。
儒家特别强调"慎独",就是没有人看到时,依然守规则,依然按照社会共同的道德准则行事。
中庸认为:“道",一旦成为自觉的行为,便称之为"教"。这个"教",指的是个人修养,其外在表现是所谓的三养:教养、修养、涵养。
致中和,是本篇的核心。
"中",讲的是心境。
平平淡淡,不急不燥,是内心的一种平衡状态。我们常说"本事大的人脾气小,本事小的人脾气大“。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本事大的人学问多,见识广,心胸宽,人生格局自会与常人不同。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个"气"是"中"的境界。为人谦和,也是"中"的境界。若心境浮躁、易怒,则个人修养离"中"便有了相当的距离。
当你觉得这个世界值得让你生气的事少之又少时,便离“中"的境界近了几分。越接近"中",举止行为越淡定从容。
"和",讲的是节制。
修养功夫高深者,行事懂得节制,就是生气,也会适可而止。不会象有些人一生气就恨不得杀人。谁得罪他,就必欲除之而后快,终究只能成为行事不考虑后果之一介莽夫。
古人云:变则通,和为贵。变为权变,和则除了和气,也有节制适度之意。
中和之境,实乃'天人合一"之境。就像大地一样有承载万物之胸怀,像万物生长一样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
从个人体会感悟来说,欲达"中和“之境,一定要少一些与他人的比较。人的大多些数痛苦都是比出来的,你水平比我低,职称却比我高;能力不如我,升官却比我快;同时起步做生意,你钱却比我多;你读书不如我,但你孩子却是学霸……从本质上讲,人都有个位差异,根本没有可比性,所谓人同命不同。从另一角度看,说不定那些所谓的成功者,生活质量其实远不如你,至少少了你所拥有的那种无忧无虑的洒脱。
某人成了大富豪,却英年早逝;某人少年得志,晚年却身陷囹圄。让好多当年与之相比而内心失衡之人暗自庆幸,极大平衡了内心。
每个人都会有不一样的人生轨迹,比什么!
少一些与人之比较,就会少一些心理的失衡,多一些淡定从容。若再修炼一份对贪婪的自我抑制,便会少悲少喜少忧,走向"中和"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