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拉寺简介 关于色拉寺寺名来源有两种说法:“色拉”在藏语中的发音对应两个词,一个词为“冰雹”,一个词为“野蔷薇”。所以一说是该寺在奠基兴建时下了一场大冰雹,寺院建成后取名为“色拉寺”,意为“冰雹寺”;另一说法为色拉寺兴建在一片野蔷薇花盛开的地方。
什么是辩经
辩经指按照因明学体系的逻辑推理方式,辩论佛教教义的学习课程。藏语称“村尼作巴”,意为“法相”,是藏传佛教喇嘛攻读显宗经典的必经方式。多在寺院内空旷之地、树阴下进行。最早源于赤松德赞时期大乘和尚和噶玛拉锡拉的公开辩论。
辩经这种方式最早源自古印度。公元792年,赤松德赞从印度请来莲花生、寂护(就是建桑耶寺的那两个人)等高僧,入藏弘法。当时在西藏也有不少汉僧,领头的叫大乘和尚。这两派本着“一山不能容二虎”的原则,摆开了一场论战擂台,誓要一见高低。结果汉僧不敌印僧,败下阵来。落败的原因,倒不是因为汉传佛教就一定比印度佛教差,而是因为两家修炼的重点各有不同。汉僧习炼禅宗,最重顿悟,讲究心领神会,而印度佛教更重逻辑思维。这次打擂,史称“拉萨论争”,并由此开创了藏传佛教辩经的先河。
辩经辩什么
从形式上看,辩经分为两种:对辩(藏语称“作朗”)和立宗辩(藏语称“当贾狭”)。前一种是两人对辩,一方提问另一方回答,过程中两人均不许反问。一个回合后两人互换;后一种则可多人参与,立宗人(回答问题者)自立一说席地而坐,提问者不断提出问题(可一人提问,也可多人提问),提问的僧人可以高声叫喊、击掌、来回走动,甚至可以起哄奚落回答问题的僧人。个人觉得后一种形式下的”立宗人“”那得需要相当好的心理素质和佛学修为,否则就是“找虐”的节奏啊... ...
那天在辩经场,我反复看到提问的僧侣做同一个动作:右手向后高高扬起,再和左手相拍发出“啪”的清脆响声。整个姿态非常舒展,很像某个舞蹈动作。回来后查资料才知道这个动作很有深意:在佛教中象征智慧的菩萨是“文殊菩萨”。扬起的右手代表文殊菩萨的智慧就在右手高举的地方,这寓意着提问的僧人在和文殊菩萨作智慧的联结。而两手相击则有着多层涵义:1、世间一切都是因缘俱合的产物;2、无常,声音的产生和消失都是无常;3、用击掌声提醒焕发本自俱足的智慧和慈悲心。
提问的内容围绕佛法相关,因为现场完全听不懂,现摘抄几个辩经过程中的提问和段落作示例(百度百科),大家可以感受下内心的OS:
问1::既然世上所有事物皆由地、水、火、风四大组合而成,请问冰块中的“火大”何在?火焰中的“水大”又何在?
问2:”我“究竟存在脑中,还是身体中,还是身体以外呢?
问答段落示例(摘自知乎问答):
守:凡是无常,皆是知觉。
攻:反是无常,都是知觉吗?
守:同意。
(此问答为确立守方立场)
攻:凡是无常不都是知觉,因为声是无常而不是知觉故。
守:前因不成。
攻:声,应是无常。因为是所作性故。
守:因不成。
攻:声应是所作性,因为是已生的法故。
守:因不成。
攻:声是已生的法,因为是色蕴故。
守:因不成。
攻:声是色蕴,因为是色蕴中的声故。
守:因不成。
... ...(此处省略几千字)
诸如上述的这种问答在辩经场比比皆是,略懂些佛学常识的人听来会觉得逻辑性极强,细思非常有哲学思辨味道。即使不懂佛学,也听不懂藏语,在辩经场坐着看辩经你也不会无聊。僧侣们抑扬顿挫的辩经语调、丰富饱满的辩经情绪、婀娜多姿(请原谅我忍不住用了这个词... ...)的辩经姿势,已经足以让我们看得津津有味。现场拍照的、冥想的、打坐的、发呆的... ...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最舒服的状态去参与这场辩经,听不懂没关系,好好看、沉浸在辩经场的氛围感受当下已是最好的状态。
背景知识小贴士
藏族人的佛教信仰
此外,藏族人是没有姓的,他们并没有强烈的汉地人宗族传承的意识,名字在他们眼中就真的只是个“名字”而已。在这种浓厚的宗教氛围成长中的藏族小孩,耳濡目染的是藏传佛教的法事活动、仪轨。当天正逢西藏农奴解放纪念日,辩经结束后僧人有诵经活动。三四岁的小孩自发地在僧侣诵经时跪地磕头,这在藏地是多么正常的一个画面。
(喜欢就点红色❤️给我鼓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