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我觉得个人的复盘及刻意练习的习惯,是非常基础的(每周都有用到,跟吃饭差不多了)并且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所以最近有在看《复盘》一书,并且准备看刻意训练。
【情况描述】:看到一半的时候发现很多都讲团队复盘的,而我看这本书的目标是个人复盘,但是单独挑出个人复盘的部份又挑不出来,如果全部看完,我觉得团队复盘那一部份我不用,一旦时间久了不用就会忘掉,那么这样看了不用,时间却花了,觉得好浪费。
并且相对上课而言,看书对生活直接产生改变来说,会比较慢。但是如果不看的话,我又一直会不懂。
【问题】:是不是有更好的学习掌握复盘和刻意练意的方式?或者我是否需要试错,先做到底,先把书看完再说?培训和看书如何结合才能更好有利于成长?有没一个衡量的标准?如果我觉得培训对自己的影响改变会更大,是否我就不用再看书了。(内心觉得书是面对所有大众的,涉及到很多方面内容,需要写得很全面,而这样又不能精准解决自己成长中的问题和需要)
说白点,我看书现在都是冲着用去的(标准不是“知道、了解”,是“运用”,)说“实践”太普通,我说变现,变现,相信大家就了解了,而且还要经常用的,偶尔才用一次的,现在就不排到学习的计划中了。
【导师答疑】:特地咨询了一下永澄老师,最后经过咨询后的结果是,书就的不用再看了,直接找马博士学习个人复盘好了,下周去深圳,把你的复盘具体案例拿给他看,让他指点你一下。在这里,说一下,付费培训的方式是高效的提升自己的方法,但是培训和读书,不能相互取代的,读书的方法是可以学习检视阅读5步法,用25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先判断出这本书是否是你当下要选择的书,你很快判断出,这本书暂时适合你,你需要做的就是再去找另一本个人复盘的书,不过市面上没有讲个人复盘的书。你还是找某博士直接学习的他个人复盘四步法就行了。
【导师答疑】:又请教了严大神,提供了建议:
读复盘这本书标准可以是知晓复盘的基本流程和原理,那么成果就是复盘学习心得笔记一份。
如果标准是理解流程并会使用,那么成果就是复盘流程学习实践清单一份。
如果标准是应用,那么成果就是复盘刻意训练清单三十份。
如果标准是评估,那么成果就是复盘模型使用经验分享。
所以我的行动是:
1.还是会大概再浏览一下复盘这个书,争取再抠出来一点关于个人复盘的内容,汇总起来。(有点不死心~)
2.博士最近忙,等下周请教他关于个人复盘的内容。
3.自己先写一个复盘案例。
4.根据指导模型作出刻意训练的清单模型,打印样本贴起来。
5.一时遇到没完成的事情或者跟别人说对不起的时候,问自己什么时间可以复盘一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