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之温润,宛若君子。
和田玉之美,美在其温润!
何为温润?
字义解为温暖润泽,温润不仅仅是感觉上的油润,也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柔和滋润的、令人舒适的光泽程度。
古人说:“体如凝脂,精光内敛,质厚温润……”又说“其色温润,如肥物所染……”揭示出和田玉最大的特点:温和但不夺目!
和田玉的温润美是一种传统的美、柔性的美,不是像钻石、宝石那种咄咄逼人的美!如果硬要举例来说明的话:
和田玉像极了历经岁月沉淀,洗尽铅华的女子,凭的是不仅仅是颜值,更多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而钻石、宝石则像是青春少艾,虽然明媚艳丽,但毫无内涵可言,美的不长久!
那么同为大自然的产物,为何单单和田玉能给人以温润呢?
我们不妨尝试从科学的角度来解释这一奥秘:当光线投入玉石表面时,在无数的透闪石晶体之间的空隙与晶体界面之间所形成不断的折射、反射或散射,造就了和田玉内部的漫反射和散射。
这些漫反射和散射导致了和田玉的透明度降低,形成和田玉色泽温润,呈典型的油脂光泽。这就是和田玉温润度从视觉上的解释,也大约是古人“精光内蕴”之所指。
当然,和田玉的温润不能简单等同于矿物学上的光泽,它既与科学上的玉石反光和内反射效应有关,与玉质本身也有很大关系,也与传统文化中玉石的审美质感相连,是和田玉美感的本质内容之一。
而相反的不温润,也有两种体现。一种是发干,即料子油性差,比如在普通的石头上,我们看不到温润这种体现。
而一种是“过油”。“过油”怎么理解呢?我们从“过油”的表现特征上来理解,蜡质感是油脂的过多堆积,像蜡烛和肥皂。比如韩料,它看起来就有一种比较明显的蜡质感。
温润与什么有关?
温润与玉质有很大关系,关乎着细腻度、糯性、油润性等等因素。不过,除了跟玉质本身,其他一些因素也会影响它的观感温润。比如以下几点:
一、抛光、打磨
一般来说和田玉抛亚光,增加入射光,减少玉石表面的镜面反射,可以增强和田玉的温润度。
而如果抛亮光,往往会形成另一种效果,就是看起来很透亮,这种抛高光的成品往往深受对玉一知半解的玩家喜爱,因为他们对温润一词并没有了解,认为玉就是要透要亮的。
二、形状和大小
形状和大小也会影响一块料子的温润度。比如,圆弧的外形比平面的来得更加温润,所以我们有一个词叫做“圆润”。又比一块料子很薄,那么它的温润感就会下降很多。
籽料越小,越难表现出温润。比如一颗很小的籽料,它从观感上往往没有大块籽料那样浑厚,不过这些小籽更适合做戒面。
三、内部的物质
和田玉内部的矿物质也会对其温润感造成很大影响。比如青海料里往往含有硅灰石矿物,所以会导致青海料看起来偏透。
和田玉的温润类于君子的温文尔雅,它的莹润光泽如同君子磊落的胸怀,它不耀眼,不露怯,不突兀,节度有致,散发着人文的气息.....中国人赋予了和田玉太多深厚的文化。
而和田玉的油脂光泽,授人以滋润柔和之气,正所谓“温润而泽”。和田玉体现的是气质,谦逊、内敛、忠贞,看似柔美实则至坚至强,朴实无华,给人以厚重、坚实和磅礴大气之感。
不以色悦目,不以色为贵。它表里如一,以其皎洁灵秀如月华般的天然形态在延绵数千年的玉文化长河中极受历代统治者及大众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