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大学核心通识课程第六讲武凤霞老师授课《深度思维:让学习真正发生》
以往,我在思索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时,关注点有三:一、情境性,二、知识的结构性,三、思维的可视化。
最初对情境性的关注,其实个人兴趣使然。
喜欢讲故事或者把这节课教学内容中最难突破的点,引导学生以两种形式进行,一则先独立思考——合议补充——观点发表的沙龙式推进;二来通勤路上必听广播,以美文和新闻热点段子为主,主播讲起来绘声绘色挺有意思,学了来想办法用在课堂上,引一场思辨。
知识的结构化,其实就是要师生,尤其是教师把即将要在课堂上进行的零碎表达用一根线串起来。咱们说哪位老师思路清晰,就是说他的课教学内容上合理且有结构性。
知识的可视化,是在去年暑假简单学习了李保伟老师在蒲公英大学的课间课,初步了解了思维导图,鱼骨图等等,与学生一起对文本研读梳理。这个过程中,生成了每个人独有的思维导图。
至于,高阶问题的提出和追问能力。个人觉得是在当前现实授课中难以实现的。因为高阶问题的提出者——教师,本身得要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和扎实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教师群体普遍专业性不强又是现实情况。
最近一周,听了好几节课,结合现状来议论。
首先,我发觉执教老师从设计到授课及课后阐述的目标始终或纠结或停留徘徊于“讲了什么具体的知识点,说了什么话”。像我曾经,预设课堂的精力相当一部分用于思考自己课中能说什么有文采、有水平、模糊朦胧的话而示自己的与众不同。
如今执教的老师,大概似我当年。
至于问题,更很随意,诸如五六年级的课堂依旧是:“谁?”“在哪里?”“什么时间?”“描写了几次?”“心情是怎样的?”“用哪个词可以回答?”“答案在第几段?”“这段有几句话?”
而二年级的课呢,拿两篇小文未读通顺倒先研究起课外阅读的思读形式与批注角度来,看着孩子们迷迷瞪瞪不知所以然,不免觉得可怜,而又为老师的“大胆”捏了一把汗。
所以,我认为一线教学设计,不缺老师,缺的是专业老师,他能通过高阶问题引领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实践真正的学习。至于追问的能力大抵与前者,相伴而生,相辅相成。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