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刚毕业的研究生,和身边的小伙伴们一起经历了人生一段很迷茫的找工作时光。对于我们,大致分成四类情况:第一类,家里早已在毕业之前就已经安排好了工作,这类人对于我们普罗大众而言,可望而不可即;第二类,学习专业有着明确的工作方向,自身又有着很强的工作能力,理所应当找到自己心满意足的工作,但是此类人实在是凤毛麟角;第三类,一开始满怀一腔热情,有着明确的目标,将自己投身于找工作的浪潮当中,但是随着受到的打击越来越多,渐渐地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自己选择的方向,于是觉得能找一份差不多的工作也就作罢了。这类人中往往都是那些在读书时期,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家长眼中的好孩子。第四类,学生时期练就一身铜墙铁壁,找工作时,虽然处处碰壁,但是却丝毫不会放弃,秉持着“大不了一切重头再来”的想法。
在我们父母那一辈,�他们从来没有过那么多的问题。对于工作,他们基本都是毕业了直接服从学校安排:师范类毕业的就去学校当老师,技术类学校毕业的就去工厂当工人......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岗位,�能力强的就去重要岗位,能力差的就在基础岗位。对于婚姻,要不就是家里介绍,要不就是同学、同事,或是一见钟情,或是日久生情。不论是工作还是家庭,他们可以选择的太少。可是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作为年轻的一代,我们越来越自由,可以选择的范围越来越广,这就使得我们越来越迷茫。此外,由于竞争压力过大,所以我们从小似乎除了学习之外,并没有什么其他生活体验,尤其是那么从小就被贴标签为“好学生”的孩子。
光环效应,它是一种影响人际知觉的因素。这种爱屋及乌的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像月晕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所以人们就形象地称这一心理效应为光环效应。和光环效应相反的是恶魔效应。即对人的某一品质,或对物品的某一特性有坏的印象,会使人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这一物品的其他特性的评价偏低。作为一民教师,出于职业操守,应该对于每一位学生都一视同仁。可是,老师也是人,是人就一定会受到光环效应的影响。也就是说一个学生的某种品质,一旦给老师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在这种印象的影响下,就会对这个学生的其他品质也会给予较好的评价。�这也就说为什么在我们读书的时候会觉得有老师偏心,其实很多时候这种行为也是他们下意识为之。譬如:在改试卷作文的时候,除去那么硬性规定的分数之外,对比字迹潦草和工整两份试卷,老师对于后者总是会给高一点的分数。
记得前不久开会,听到很多同事都在说:“其实她们会对调皮捣蛋的孩子更加熟悉一点,和他们的感情也会更好一点,反而对于那么好学生,他们却不太了解。”�这是因为调皮捣蛋的学生,老师需要想办法去教导他,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于这类学生,他们从小被批评长大,在他们的内心,早已习惯被否定,日积月累的批判的声音早已让他们学会在否定声中进行自我肯定、自我认同,自己给自己找一大堆理由,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他们觉得批评没什么大不了。找工作的时候,没有收到offer或是被拒,这对他们来说,他们的本能反应就是:“这是什么破单位,居然不要我,一定是因为我能力太强,他们不敢请我。”于是乎,第二天他们继续信心满满的投着自己的简历。
可是�好学生,成绩好、体育好、品德好,天天被老师当成模范,家长当成榜样,每天听到的全是夸赞之词。偶尔犯个小错,也都被那些晕轮效应、首因效应等光环掩盖掉了,老师除了表扬之外,还能做什么呢?虽然很多年前社会各界就开始提倡挫折教育:让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挫折,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以达到使受教育者切实掌握知识并增强抗挫折能力的目的。可是对于那些“好学生”而言,他们根本没有机会可以接受到挫折教育啊!他们习惯了来自外界的肯定、称赞。初入社会找工作,突然面临扑面而来的来自外界的否定,这让那些好学生情何以堪呢?就好比每天一直跑50米,突然有一天你让他跑马拉松,也不事先打个招呼什么的,这一下子谁能招架得住呢?于是这些好学生开始怀疑自己,开始自我贬低、自我责罚,找工作也是越来越没有信心,觉得也许是自己太高估自己,对于工作的要求也是越来越低,最终大部分也就找到一份差不多的工作也就罢了。
其实不论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机遇对于他们而言都是相等的。那么为什么有的看似能力没那么好的学生往往找的工作会比那些好学生好呢?因为他们在找工作中有着不屈不挠的精神,被拒,再来,被拒,再来。而那些好学生,偶尔被拒绝一下,觉得天都塌了,于是就会往条件要求不那么高的公司找。找工作,运气是一部分,更重要的就是应该相信自己,多给自己一些时间,多让自己学会“不要脸”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