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古镇 | 游记

来到无锡的惠山古镇,我才惊觉,有一种旅行叫走在旧时光里。

他的地砖老,很多处都被人踩的光滑,它的木门老,纹理呈现出雨水经年洗过的陈旧,它的生活气息老,让人产生一种优哉游哉的感觉。

一旦踏入古镇,就好像与外面那个现代化的城市好像毫无关系。


抵达这里时,已经傍晚。他的傍晚,亮起了灯。我们步履匆匆的往深里走,先赶去园林里的泥人丁老师那,体验捏泥人。

本来就迟到了,老师却说不急,有朋自远方来,他毫不介意为了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多等一会儿。


进了教室,四周都是展示架。大家找到座位坐下,真觉得回到了学生时代。老师发给我们一人一块泥巴,让我们捏自己想玩的东西。他做了一个示范,两下便做出一个天鹅。他问V+弟弟要不要,弟弟说不要。他就送给了一个小姑娘,但得到这个礼物前,小姑娘必须背一首关于《鹅》的诗。背过之后,大家为她鼓掌。


我很喜欢老师的这种作法,小时候我胆小羞怯,不敢于人前表现。总要别人鼓励和掌声才肯定一下自己。

V+弟弟再想要一个泥人作品,老师却说,“小朋友,我告诉你一个道理。机会往往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你错过了这次,就没有了。”

道理归道理,善良的老师还是做了一个送给V+。


我捏了花朵和天鹅,吾皇捏了可爱的蜗牛和卷饼,可可捏了个皮卡丘还是啥(原谅我没有看出来),大队长捏了个自己(大概是自己吧)。

老师说,只有传承了五代以上的泥人世家,才能叫泥人张、泥人丁。他们家在无锡,已经传承了1000多年了。而他自己作为传人,也身兼一些文物鉴赏的工作。他讲到了兵马俑应该是木头模具铸成的。而木头模具的存放时间只有二三十年,所以秦始皇并不担心,这手艺会被盗用。


课程教授完毕,惠山的泥也可以带走。

去后院洗了手,很喜欢这片小园子。房屋上了锁,野花从旧桌椅的间隙里生长出来,谁也不会过问的它们散落着,就这样与天地为伴。


出来的时候,我自己在里面乱转,书院的春色格外清净,仿佛能看到过去的夫子慢悠悠的告诉你一个道理。与书院相连的天下第二泉,正是瞎子阿炳创作的《二泉映月》里的二泉。


天才的堕落往往更使人感叹。阿炳十六岁便通梵音,整个人却在三十多岁被鸦片蚕食一空。你能从这曲子里,听到眼疾、流落、旧世态的炎凉在阿炳的心泉上刻出的波纹。


“我经常在街头拉,也在惠山泉庭上拉。”

“那就叫《二泉》吧。”

“《二泉》不像个完整的曲名,粤曲里又《三潭印月》,是不是可以称它为《二泉印月》呢?”

“印字是抄袭而来,不够好,我们无锡有个映山河,就叫它《二泉映月》吧。”


穿过二泉另一边的园林,就看到惠山寺。此时的惠山寺已经没有游客,空空荡荡一如它刚落成的刹那。空阶、空门、空廊,空空的殿堂却少不得一点威严。

日暮沉下去了,离开惠山古镇的时候,人更少了。

导游带我们走的路大门未开,我们也趁此机会领略了惠山古镇的另一条街。

它保留了古镇的特色——河水。家门口若是有一条河,忙忙碌碌后,得一闲时,坐下来看鱼、品茶,也是件幸福的小事。


可可看到一条小黑狗,上去追着它玩。它一脸萌的绕着柱子躲闪,眼神懵懵的,好像是不知道身后的庞然大人到底要怎样。

听说这里还有一家包子铺,曾经上过舌尖上的中国。店外总是排满了人。恐怕这就是惠山古镇唯一商业的地方了吧。

它们会因为一场全国人民收看的节目火爆,却也能给你落下帷幕的寂静、欢喜。


我喜欢这里。

老旧的长街、遮天的林荫、墙上的斑驳。

很难有这样一个古镇,文化气息远远大于商业气息。只有散步的市民过来遛弯、喝茶。只有简简单单的老,跟你对视、说话。


图文来自 常二先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