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之白解敏《爆改大明》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_《爆改大明》夏之白解敏最新章节在线阅读_夏之白解敏《爆改大明》全章节在线阅读_《爆改大明》夏之白解敏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夏之白解敏《爆改大明》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_《爆改大明》夏之白解敏最新章节在线阅读_夏之白解敏《爆改大明》全章节在线阅读_《爆改大明》夏之白解敏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主角:夏之白解敏 

作者:一两故事换酒钱

简介穿越大明洪武年,作为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的新青年。身处明朝腐朽的旧社会。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要么爆改大明,要么为旧社会爆杀。宁为乞丐,不为家奴。以科举涉足,以眇眇之身,撼天动地。现在站在你面前的是,21世纪新青年,见帝不跪,天策状元,翰林大学士,礼、户、兵、工、刑、吏六部尚书,华夏最后一位宰相,古往今来最有

关注微信公众号【海芋阅物】

 去回个书号【140】, 即可免费阅读【爆改大明】小说全文!

>>>>>点击继续阅读<<<<<<

爆改大明(夏之白解敏)

夏之白前面那番话,原本让练子宁等人辩无可辩了,没曾想,临末夏之白竟然还主动约赌。

这倒让练子宁颇为意外。

只是被夏之白直接道破了心思,也是让练子宁脸色颇为难看,顺着这个话茬,也是连忙把话题引开。

练子宁阴沉的看着夏之白,目光在他身上来回打量着,讥笑道:“你想跟我们三人做赌?”

夏之白点头又摇头。

他目光扫向聚集过来的众人,意味深长道:“我是想跟想参与这场赌注的人,一同赌一把,看看南方学子的实力,也顺便看看你们三人在南方学子心中,是否真就才高一截。”

“我赌你们南方学子,这次无人能成为状元。”

话音一落,四周皆寂。

黄子澄、练子宁等人都是一愣,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夏之白这是什么意思?

想凭一己之力挑战整个南方?

他难道真以为自己能夺得状元?还是真当自己是状元了,所以就这么肆无忌惮目中无人了?

花纶冷笑道:“不自量力。”

黄子澄冷哼道:“狂妄自大,你不会真以为自己策问答的不错,就可以去幻想夺得状元了吧?”

“策问是策问。”

“会试是三场考试,并不是一场而定,想被定为状元,还得经过朝堂的殿试。”

“就你这狂妄之徒,也配去想成为状元,还大言不惭的想跟我整个南方学子做赌。”

“你既想自取其辱,那我黄子澄就奉陪到底,不过我也不欺负你,若是我等三人有人成为状元,也不要你的命,只需日后你见到我等南方出身的学子,必须绕道而行。”

“如何?”

黄子澄一副吃定夏之白的表情,让夏之白去死,那是不可能的,夏之白再怎么说,也是一名举人。

还可能高中进士。

这般人物,若因一个赌注身亡,难免不会牵连到他们,夏之白身死事小,影响到他们的仕途事大。

他岂会犯这种错。

夏之白看向花纶几人,道:“你们的意见呢?”

花纶狐疑的看着夏之白,却是想不通夏之白哪来的底气,敢下这么疯狂的赌注。

但他自不会露怯。

北方本就比不过南方,他还是南方翘楚,若是在这节骨眼上露怯,以后哪里抬的起头。

“我没意见。”花纶道。

练子宁也点头。

夏之白又看向丁显等人。

丁显等围观学子冷笑一声,也都欣然应了下来。

夏之白笑着道:“既然你们都同意了,那这场赌注就此生效了,不过我也提前先说好。”

“若是我胜了。”

“我的要求也不多,就一个,日后朝堂上,若是你们的意见跟我的意见相左,你们要么保持沉默,要么只能选择站在我这边。”

“不可能。”夏之白的要求刚说出口,花纶就直接拒绝了。

这太夸张了。

夏之白可不是跟他们三人做赌,而是跟这届的大多数南方学子,若是夏之白真赢了。

那他们岂不是要一直看夏之白的眼色?他们都是心高气傲之人,日后也是朝堂官员,岂能处处受制于人。

他绝不可能答应。

“三次。”夏之白双眼微阖,伸出了三个指头:“不能再少了,毕竟我是一人独对整个南方。”

“我自然要求要高一点。”

“而且你们南方学子上万人,连这点信心都没有吗?”

夏之白讥讽着。

花纶跟黄子澄对视一眼,眼中露出一抹凝重,沉思片刻,点头道:“好,就三次。”

“我倒想看看,你哪来的勇气敢夸下这个海口,不过也好,经过这次的事,也该让你们这些北方人清醒过来了,北方就是不如南方。”

“而且是远远不如!”

夏之白蹙眉道:“天下一统后,哪还有什么南北之分?太过执着于南北之念,只会得不偿失,最终也只会贻误了自己的前程。”

“若是尔等真想在为官这条路上走的长久,就该以天下为念,以百姓为重,以民为本,抛弃这些偏见。”

“而且北方的颓势,终有一日会彻底扫清的,这一天不会太晚。”

夏之白语气很坚定。

北方眼下相较还处于动荡之中,但等到北方开始恢复生产,以及北方那庞大的资源开采出来。

北方定会再度焕发生机。

若是能打通河西走廊,恢复汉唐的丝绸之路,北方的经济将会进入到一个高速发展阶段。

只是夏之白的这番话,并没有几个人放在心上,南北之间的隔阂,经过宋元两朝的割裂,属实太大了。

非朝夕能缓和。

看到众人不以为然的神色,夏之白眉头微皱,没有再多说,背着行李朝贡院外走去。

走出贡院。

夏之白沿着秦淮河走着,如今的秦淮河畔,随着科举的举行,也是久违的繁盛起来。

河畔更是新开了不少勾栏瓦舍。

士子多情。

九天的考试,不少人的心弦一直紧绷着,如今考试结束,很多人也是需要一些压力的发泄跟释放。

只怕接下来一段时间,不少士人都会在其中流连忘返,好好的放纵、放松一番。

夏之白走出贡院不久,解敏便跟了上来,道:“夏老弟,你刚才实在太冲动了。”

“我们北方的确比不过南方,南方的书籍、经义、文学大家,都远胜北方,我们想追上,谈何容易。”

“你这赌约实在不智啊。”

夏之白笑了笑,道:“我对这次高中状元有着十足的信心,而且刚才那番话,的确是我的真实想法。”

“北方的确文学上比不过南方,但志气又何尝低了?”

“黄子澄这些人分明对状元之名垂涎若渴,却是连自己的真实想法都不敢说出,让这些人在那自吹自擂,才是真的丢人。”

“不要把天下让给自己鄙视的人。”

“考试上名次可以输,但志气上岂能任由这些人嚣张?何况我等日后未必就比不过他们。”

“科举的名次,只能代表这场考试的结果,并不能代表我们日后的仕途,南方太过务虚了。”

“不会为当今陛下所喜的。”

夏之白简单说了几句,便继续朝前走去。

解敏站在原地,若有所思,见夏之白偏离了方向,问道:“夏老弟,你这是去哪,北方会馆不在那边。”

夏之白道:“北方会馆我就不去了,一个人呆着好点,不然若是牵连到你们,反倒会害了你们。”

解敏一愣。

他怔怔的望着夏之白离去身影,也没有再开口了。

夏之白的考虑是对的。

他那‘天策状元’的话,的确有些危险,若是为当今陛下不喜,恐会让其大祸临头。

他虽有心挽留,却也不敢开口。

北方会馆里的学子有不少,他也不能因自己一人,而去坑害其他人。

解敏目送着夏之白走远。


关注微信公众号【海芋阅物】

 去回个书号【140】, 即可免费阅读【爆改大明】小说全文!

>>>>>点击继续阅读<<<<<<


爆改大明(夏之白解敏)

秦淮河畔。

夏之白已找好了住处。

他独自坐在客房窗旁,望着不远处随风摇摆的杨柳,听着四周的沙沙风声,而在不远的妓院中,莺歌燕舞之声很快盖住了这些风声。

刚入住不到半个时辰。

他就见到不少参考的举人,进入到附近的勾栏瓦舍。

堕化的如此快,也让他不禁想起了,过去学过的一篇课文,《范进中举》。

范进中举后,几乎无师自通的,学会了通达的官场人情关系,往来世故,也很是熟练的享受着中举后,带来的银子房子田地奴仆。

夏之白有时也不得不承认。

华夏的历届士大夫,似乎一直都是这样。

所谓的官绅,就是这么一群一旦阶级跃升,立马熟练自然的加入食利阶层的一群人。

他们可以心安理得的吸食着百姓的血汗油脂,毫无一丝一毫为民谋利的思想,当官便是为了发财,为了做皇权的奴才,封妻荫子。

而这些官员便是皇帝口中的国之大臣,是百姓追捧的青天大老爷,是地方所谓的百里诸侯。

汉唐的文人士绅,还残余着一点文人的浪漫气息,随着明朝八股取士的禁锢加深,以后天下的文人士绅和八股取士出来的阶层,都将在本已经腐烂士人阶层上,彻底的烂下去。

烂透掉!

夏之白呷了一口热汤。

就这短短的半个时辰内,他就看到了黄子澄、练子宁等人谈笑着,为人拥簇着进到其中。

这次进去的举人数量还不算多,唯有对自己极有信心,亦或者毫无把握的人才会去,等官府将这次进士及第的名册公布出来,流连其中的举人才会达到顶峰。

这些人中有被讨好的,有主动前去的,也有随大流的,还有主动参与其中,试图迎合阿谀的。

夏之白道:“当今天子重英豪,千古文章教尔曹,从来万般皆下品,自古惟有读书高。”

“儒林外史,果真写的通透。”

“在这块旧思想的土壤上,天下上上下下都烂透了。”

“有才的落魄,有德的被哄,小人得志,吴敬梓看到了士林八股的糟污烂透,也看穿了八股取士和士绅官僚极盛下的腐朽末路。”

“只不过他想不到解决之法,最终虚造了所谓的降格取士,即只能指望贤明君主的自我觉醒。”

“但这可能吗?”

夏之白收回目光,握茶杯的手,用力紧了紧。

历史已经给出了答案。

不可能的。

只会在那腐朽糟污的环境下,更加的麻木不仁,也更加的残忍冷血,最终还是在洋枪大炮的威胁下,才被迫做出了改变。

只是代价太大了!

他前面说的那句话,其实也是说给自己听的,不要把天下让给自己厌恶的人。

朱元璋很伟大。

但他做的远远不够,天下对他的要求,远比他在当代做的还要多。

朱元璋这位草根出身的皇帝,本该是最体恤百姓的人,但在坐上那个皇帝位置之后,也已然变了。

他成了天下最大的官僚。

而靠皇帝自身觉醒,去改变腐朽的天下现状,完全是在自欺欺人。

皇帝要的从来都只是奴才。

稍微有骨气的人,都不会想着去当奴才,即便在这个充满奴性的旧社会,也依旧该有些坚守。

茶水喝完。

夏之白也有些乏了。

他从座位上站起,朝自己的床榻走去,嘴里却哼起了《儒林外史》结尾做的那首词。

“记得当时,我爱秦淮,偶离故乡,向梅根冶后,几番啸傲。”

“......”

翌日,文华殿。

在经过一系列的密封审查后,夏之白等人的考卷,被送到了这里,供朱元璋安排的大臣审阅。

对于这次科举考,朱元璋显然十分看重,特意任命朱标为审卷总裁,李善长为副总裁,还从六部抽调官员参与阅卷。

规格可谓十分的高。

文华殿内,郭翀跟吴公达同坐一排,两人都是洪武四年的进士,郭为榜眼,吴为探花。

现今两人一个为户部侍郎,一个为吏部侍郎,这次也是朱标特意叫过来,参与这次科举阅卷的。

眼下朱标未来。

两人也难得聊起了当年的科举,眼神中满是唏嘘。

吴公达感慨道:“子翔兄,我们那届科举,你会试第一,殿试传胪同样第一,当年我等都以为你会是大明朝第一位状元。”

“奈何烛影不作美。”

郭翀摇摇头,眼中满是唏嘘。

当年的他自认博学有文采,因而极为自负,科举开始,便一直以第一名自许,而且多次在跟其余举人争辩中取胜,也从未将其他人放眼里。

甚至自诩状元是自己囊中之物。

尤其后续会试、殿试都是第一,本以为状元已稳操胜券,结果陛下却说自己面相不佳,只给了榜眼。

让吴伯宗成了状元。

当年他还愤懑了许久,如今回头看去,只能感慨福兮祸兮,若是当年自己真成了状元,只怕比吴伯宗还要性情火烈。

吴伯宗作为状元,短短十几年,就升迁为了武英殿大学士。

但也因为性情刚烈,得罪了胡惟庸,而在胡惟庸倒台后,便一路扶摇直上,却也因此志得意满,开始纵容家人徇私。

最终遭到牵连,客死云南。

他因面相的缘故,遭到当今陛下冷落,又因为当时的一些小牢骚,升迁速度一直提不上。

倒让他避免卷入了那几场朝堂政治风波,如今也算苦尽甘来,四平八稳的升迁了上来,还为殿下器重。

吴公达道:“这次科举,南方势大,其中尤以‘黄练花’三人最为突出,科考还未开始,应天府就有人吹捧,这三人会霸占一甲的名次。”

郭翀冷笑一声,淡漠道:“我朝自开科举以来,对于状元的确定,就不是简单的以文才为重。”

“不然当年我也不会屈居次席。”

“他们以为在城中造势,就能让人高看一眼,也能为他们争得些名声,然而太过张狂,只会让人觉得不好掌控,也只会适得其反。”

吴公达笑着摇头道:“子翔兄,你这让我无言以对啊。”

“不过我昨晚听到了另外一个消息,北方似也出了一位翘楚,有意跟这三人争一争状元之位。”

“只是这人比你当年还要轻狂,说的一些话,甚至让我听到时,都感到很是震惊。”

郭翀蹙眉,眼中露出一抹惊疑,还有人能比自己当年还要狂妄?

他有些不敢置信。

他当年可是从一开始就以状元自居,还提前写了诗表达喜悦之情,正是因太过狂妄,最终才被压了名次。

郭翀好奇道:“这人说了什么?”

吴公达正想开口,殿外突然响起一阵脚步声,也是当即把到嘴的话咽了下去,起身恭迎起来。

太子朱标来了。


关注微信公众号【海芋阅物】

 去回个书号【140】, 即可免费阅读【爆改大明】小说全文!

>>>>>点击继续阅读<<<<<<


爆改大明(夏之白解敏)

郭翀等官员心神一凛,连忙起身,去到一旁空处,跪伏在地,恭迎着太子朱标的到场。

很快,穿着一身常服的朱标,进到了殿内,朱标一脸方正,面色略显削瘦,嘴角带着温和的笑容。

入殿。

见诸大臣尽皆跪伏,朱标眉头一皱,不喜道:“众卿快快请起,我大明自洪武四年起,陛下便已下诏,诏定官民恢复揖拜礼。”

“旧元之胡俗,大明已废除了。”

李善长在一旁抬手,示意殿内官员快快起身,同时道:“殿下所言极是,陛下驱除鞑辱,恢复中华,在立国之初,便决意推翻元朝人一切。”

“立国时,天下军民行礼,尚还遵循着胡俗,饮宴行酒,也多以跪拜为礼,故我大明选择陈刚立纪。”

“不过百官之所以对殿下行跪拜之礼,臣以为非是遵循胡俗,而是遵循着我大明另一条律令。”

“凡司属官品级亚于上司官者,禀事则跪。凡近侍官员难拘品级,行跪拜礼。”

“殿下这次为陛下任命为科举阅卷的总裁官,为我等臣子直属上司,自当受此跪拜之礼。”

李善长作势朝朱标一礼。

郭翀等人也顺势,顺着李善长的话,朝朱标作揖行礼,眼中对朱标还流露着些许的感动。

朱标摇摇头,也没再说。

李善长微微一笑,眼中露出一抹狡黠跟精明。

他知道朱标并不是真的厌恶百官行跪拜礼,而是今日阅卷的官员,多是有文采有才能的人,朱标对这些人向来看重,所以才会特意说一句,也表露自己的尊重跟亲近。

李善长自是明白其中道理,所以才特意开口替官员解释了几句,也顺便给了朱标一个能接受的理由。

两方都得了体面。

大明名义上的确废除了旧制,但书面上跟实际,终究还是不一样的,若是真信那些,只会害了自己。

这次被征来阅卷的官员,都在朝中任事有十几载了,哪还有人不知其中的规矩。

朱标坐到主座,沉声道:“我朝上次科举距今已有十三年,如今科举新开,参加科举的举人很多,而今试卷都已密封在此。”

“孤也不多废话。”

“就一个要求,诸卿切莫生出徇私舞弊的心思,公正阅卷,对所有考生的试卷都要一视同仁。”

“若是有人存了私心,破坏了科举的公正,败坏了我大明的名声,那就莫怪孤不留情面了。”

朱标一脸冷峻。

他绝不容许有人在科举阅卷上弄虚作假,谁敢败坏大明科举的公正性,他决不会留情。

李善长等官员连忙道:“臣绝无私心,定会禀公阅卷,请殿下放心。”

朱标颔首。

他挥了挥手,示意一旁的小吏,将这次科举的试卷分发下去。

这个小插曲后,文华殿再度安静下来,众官员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审阅起被分配到的相关试卷。

期间,若有试卷出众,便会通报给其他官员知晓,做标识,等初审完毕后,则会交由其他官员再度审阅。

继而确定最终名次。

临近晌午。

吴公达已审阅了近百份试卷,只是入其眼的屈指可数,这些试卷其实未尝没有亮眼之处,只是不够。

破题、承题、起讲、第一股、第二股、第三股等到收结,并不能一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科举这般盛大考试中,不能始终维持亮眼回答,终是成色不够,也不足以支撑起这名考生脱颖而出。

就在吴公达新翻开一份试卷时,只是粗看,却不由眼睛一亮,随即高声念了出来。

“禀殿下,我这看到了一份不错的试卷。”

“会试第一考,考题:百姓足,君孰与不足,而这名考生的破题,承题都颇有见解。”

“这名考生的破题观点为:民既富于下,君自富于上。”

“而后的承题为:盖君之富,藏于民者也;民既富矣,君岂有独贫之理哉?有若深言君民一体之意以告哀公。”

“盖谓:公之加赋,以用之不足也;欲足其用,盍先足其民乎……”

“……”

吴公达一脸肃然的将这篇答题念了出来,以征求其他大臣看法,若是得过半大臣认同,则能列入下一步审阅的流程。

朱标等人认真的听着。

会试第一考内容的题目出自《论语·颜渊》,考的是百姓跟君主的关系,而吴公达念的这篇颇有文采。

论述论据都言之有理。

可谓出彩。

就在吴公达神色喜悦的念到第五六股时,只听扑通一声,旁边的郭翀却一个不留神掉下了凳子。

这一幕也是引得众人大笑。

吴公达被这一打断,也是下意识停了下来,不过后续念不念完已不重要了,他方才注意过朱标、李善长等人神色,都对这试卷很满意。

这篇试卷其实也没必要再念了。

已经达标了。

他收拢试卷,看着郭翀,也是来了兴致,开口调侃道:“子翔兄,这篇试卷所写内容固然不错,但也用不着你这般惊讶吧。”

“你当年科举所写文章,可是被列为会试第一,如今这般大惊失色,可非你寻常本色啊。”

吴公达调侃着,借此活跃了一下场中气氛,临近晌午,马上就到进食的时候了,自没必要那么严肃。

然而郭翀没有接话。

也难得的没有出声反驳,他两耳好像根本没听到吴公达的调侃,双眼直勾勾的盯着眼前试卷,脸色毫无征兆的变得煞白。

嘴唇更是发青,身子也不住的颤抖起来,瞳孔间充斥着恐惧,根本没有吴公达以为的半点欣喜之色。

只有恐惧。

他看到了一篇反文!

朱标也笑道:“郭侍郎,你的才华孤还是有所耳闻,这篇试卷答的是不错,但这毕竟是停了十几年科举后的再开,在这些年,自然也是积累了不少文人志士。”

“为何会这么失态?”

郭翀如梦方醒,根本顾不得擦拭额头冷汗,也没有起身,直接跪伏在地,颤巍巍道:“禀殿下,臣并非失态在吴兄念的那篇试卷,而是……”

“而是臣自己看的这篇。”

“哦。”朱标目光微异,也是来了兴趣,笑道:“可是又有大才为爱卿发现了,快,念给孤听听。”

朱标一脸欣喜。

大明重开科举,为的是什么。

不就是为了从天下挑选治国大才之人吗?如今一篇试卷竟能惊的一位榜样大惊失色,这如何不让他惊喜?

郭翀低垂着头,根本不敢抬头,更是支支吾吾不肯言,直到朱标再三追问,这才颤巍巍的开口。

“回殿下。”

“臣看到的不是什么大才之文,而是一篇……”

“反文!!!”


关注微信公众号【海芋阅物】

 去回个书号【140】, 即可免费阅读【爆改大明】小说全文!

>>>>>点击继续阅读<<<<<<


爆改大明(夏之白解敏)

郭翀的话一出,原本还有说有笑的众人面色陡然一滞,李善长更是连忙出声怒喝道:

“郭侍郎,休得胡说八道。”

“我大明朝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传承,为万民爱戴,岂会有人在科举考时写反文。”

李善长一脸阴翳。

反文,这可不是小事,尤其还是在新开科举的节骨眼上,陛下本就略对士人不喜,要是出了这种事,只怕会严重影响到日后的科举取士。

他岂敢不重视?

吴公达狐疑的看了眼郭翀,他了解郭翀的为人,是有些心高气傲,但这种口误还是绝不会犯的。

尤其还当着这么多人的面。

而且这可是科举,对天下士人而言,一步登天的机会,耗费了这么多时间精力,就为在这时写一篇反文?

这是不是太荒唐了?!

朱标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铁青,他冷冷的看着郭翀,沉声问道:“郭侍郎,你说你审阅到了一篇反文?”

“当真如此?”

郭翀跪伏在地,头几乎贴在地上,咬牙道:“回禀殿下,臣……臣的确看到了一篇反文。”

“臣不敢说谎。”

四周死寂。

要是郭翀没有这么确定的开口,其他官员都只以为是郭翀口误,但朱标亲自询问,郭翀还不改言辞。

那就说明此事为真。

真有人在科举的试卷上写反文。

李善长此刻只觉头皮发麻,连忙起身将郭翀桌上的试卷拿了过来,吴公达等官员对视一眼,也实在是坐不住了,纷纷站起身看了过去。

他们很想去看看这反文究竟写了什么,只是终没有这么大的胆子。

也实在害怕牵连进去。

李善长只粗略看了几眼,脸色就陡然一变,快速将这份试卷合上,朝朱标作揖道:“禀殿下,这份试卷上的内容的确有大不敬之嫌,臣认为当即刻将此人捉拿,并彻查其同党。”

“以儆效尤。”

朱标目光微沉,并没有开口,而是伸手将这份试卷接了过来,一字一句的看了起来。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朱明其实不爱民。”

当看到‘朱明其实不爱民’时,朱标眼中露出一抹嗤笑,道:“孤还以为是什么反文呢,原来只是一个士人的自以为是。”

“我大明不爱民?”

“陛下乃布衣出身,生来遭受了各种苦难,对于底层人可谓是呵护至极,何来不爱民之说?”

“放眼历朝历代,可有我大明这般体恤百姓的时候?可有我大明这般为万民做主的时候,可有我大明这般对贪官污吏恨之入骨的时候?”

“大明之爱民,古往今来罕有,岂容这般小人中伤?”

朱标冷哼一声。

他把这试卷放到李善长手中,并不做什么遮掩,让李善长当着众审卷官的面,将其中内容念出来。

他要一一反驳。

若是其他内容,他或许还要迟疑一二,担心传出去,引起不利影响,但说到爱民,天下历朝历代,他自认无一朝能跟大明相比。

他也是故意把这篇反文,念给其他大臣听,就是为避免这些人私下妄议,继而传出谣言,中伤陛下威名。

若是真把这篇反文给捂下去,就这些文臣士人,指不定就有人去胡编乱造,与其如此,还不如大大方方的念出来。

彻底断绝这些人的胡思乱想。

将谣言扼杀在起步。

李善长一怔,随即明白过来,知晓朱标是何用意,心中也暗暗佩服。

若其他人遇到这种事,捂盖子都还来不及,有多少人敢有朱标这般胆量跟气度。

这种自信世间罕有。

李善长拱了拱手,淡淡的扫了几眼一旁的官员,正色道:“大明立国以来,的确蒙受了很多非议。”

“也有很多士人,感念蒙元,对大明之政多有不待见,但我朝对百姓之宽仁岂是这些人能污蔑的?”

“今日便以这篇反文为例,狠狠的驳斥一番。”

李善长喝了一口茶水,清了清嗓子,肃然道:“这篇反文,开篇便说我大明会亡于农民起义。”

“并说我朝不爱民。”

对于开篇的部分,李善长并没说几句,直接开始了正文。

“说凤阳,道凤阳。”

“凤阳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到有九年荒,皇恩四季浩荡荡,朱明其实不爱民。”

“洪武皇帝自开国以来,便标榜爱民之意,实则是以爱民之举,行虐民之事。”

念到这句,李善长眉头一蹙,心中也是有点慌神,这可是近乎全盘否定了当今陛下为民做主啊。

吴公达挑眉看了眼还跪在地上的郭翀,心中也不由倒吸几口凉气,若这是自己审阅到的。

只怕比郭翀还要惊恐吧。

此刻,殿内除了被要求念诵反文的李善长,坐在主座的朱标,其余臣子全都跪在了地上,双眼盯地,不敢发出丝毫声响。

朱标目光阴冷。

并没有出声,只是抬手,示意李善长继续往下念。

李善长额头已溢出了不少汗,只是并没有伸手去擦,继续道:“明兴于农民起义,也必亡于农民起义,这是历史之昭然。”

“明立国以来,天下洪灾依旧不断,粮食产量始终未增,天下卫所已趋于崩溃,卫所民户逃失严重。”

“究其根本……”

“便在于明并不爱民。”

朱标冷哼一声,却是并没有放在心上,心中亮堂,自己父皇做了什么,天地可鉴,岂是区区一篇反文就能颠倒黑白的?

他也想让百官知晓,他朱家之大明得国之正!

还是天下至正!

李善长继续道:“洪武帝淮右布衣取天下,驱除鞑辱,恢复中华,得国之正,莫过于汉明。”

“洪武帝以聪明神武之资,抱济世安民之志,乘时应运,豪杰景从,戡乱摧强,十五载而成帝业。”

“此等丰功伟业旷古未闻。”

“更因洪武帝出身平民,更懂得底层人民的不易。”

“他重视农耕、减轻赋税劳役;为减少灾荒给人民带来的负面影响,多次赈灾救济,广受人民的爱戴。”

“故大明立国之初,社会生产力也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

“并且,洪武帝十分崇尚节俭,反对骄奢淫逸之风,对官员管教甚严,由此树立了向俭的风气。”

“洪武帝休养生息的政策,使得明朝对天下的的统治得到巩固,人民生活富足,社会发展快速,这段治理可被称为洪武之治。”

听着这一大段对当今陛下的夸赞之词,百官原本低垂的头,也不由微微抬起不少。

朱标面色稍缓,露出一抹笑意。

但郭翀听到这几句话,却是没有任何喜色,脸色更是煞白,头也彻底贴在了地上,完全没有抬头的想法。

而李善长也毫无笑意,嘴唇更是微微颤抖着,忐忑的看了眼朱标,咬牙继续念道:

“但这一切都是假的。”


关注微信公众号【海芋阅物】

 去回个书号【140】, 即可免费阅读【爆改大明】小说全文!

>>>>>点击继续阅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744评论 6 50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505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3,105评论 0 35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242评论 1 29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269评论 6 389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215评论 1 29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096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939评论 0 27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354评论 1 311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573评论 2 33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745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448评论 5 34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048评论 3 32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683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838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776评论 2 36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652评论 2 35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