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父亲种了十亩国槐,父亲种树是从收集树种开始的,父亲说买来的树苗大多是速生的,不能结槐米,要种就种籽生的。于是父亲提前一个冬天就开始收集种子,冬天的国槐树叶子都掉光了,只剩下一串串的豆荚还挂在枝头,那个冬天父亲摘了足足一蛇皮袋的豆荚回来。然而国槐树的豆荚也许能算是最奇怪的一种豆荚了吧,它并不像绝大多数豆荚那样成熟了就自己裂开掉出种子,它的豆荚里面满满都的是一种黏黏的胶状物,这些黏胶牢牢的把种子藏在中间,想要剥出来可是不容易,那个冬天父亲每天晚饭后的活动就是剥槐亮豆(槐亮豆就是我们老家对国槐种子的称呼了),那个冬天父亲的指甲也一直都有黑黑的被豆胶黏过的痕迹。
冬去春来,父亲的树种终于到了播种的时候了,老家的春天是很干燥的,为了保证出苗率父亲播种之后还盖了地膜保湿,到了五一前后吧小幼苗就都长出来了,然后这个时节的中午太阳已经相当的有温度了,小幼苗顶到了地膜上就会被晒到发烫的地膜给烫伤,于是父亲就带领全家去扣地膜,就是在有苗的地方把地膜扣个洞,起早贪黑的两天才把十亩地的地膜都给扣完。接下来就是除草、补苗、剪枝、浇水,除了冬天父亲就没有能闲下来的时候了。第二年的工作就更多了,因为很多小树会长歪,父亲开始收集各种长布条用于绑树,就是把向东边歪的小树绑上布条向西边拉,直到拉到小树变直的角度再把布条的另一头绑在固定的木桩上。于是父亲的树林里就横七竖八的都是各种布条了。而小树在父亲的精心照顾下生长的很快,长粗了的树干会被布条嘞出痕迹,父亲就不厌其烦的绑了拆拆了又绑。用母亲的话说就是父亲就长在树地里了,整天不着家。
如此辛劳到了第四年父亲的树终于开始带来经济回报,国槐作为北方最常见的绿化树种在北方农村的栽种量还是很大的。于是父亲又多了一项工作,从三月份开始到五月份的两个多月就每天上午带着他刨下来的树苗往返于各地的集市寻找需要树苗的买家,下午呢就去树地里刨那些被卖掉的树苗,除非遇到了大客户一天卖掉了几百棵树,父亲才会雇佣几个人帮忙刨树,如果只是要几十棵树的话大多都是父亲自己亲自上阵,经常是累到晚饭都举不起筷子。有一天一个个找父亲买树的客人说:“大哥你腿有点毛病啊?”父亲说:“没有”。客人又问:“那你走路怎么有点瘸呢。”父亲回答:“累的。”客人感叹:“你有几个儿子啊?这么玩命干,种这么多树。”父亲说:“我一个儿子都没有,就俩闺女。”
父亲似乎永远不知疲倦,卖掉了一部分小树后就把剩下的树长的密的就重新移栽到稀疏的地方,根部孽生的小树也留起来,一个小苗都不愿意浪费。到现在卖了三年树苗了他树林里的树都只见长大不见变少,依然是满满当当的十亩槐树林。
父亲的槐树长大成林了除了带给父亲更多的辛劳和逐年递增的收入,也带给我们越来越多的小惊喜。春天树林里的野菜诸如荠菜、蒲公英、马齿苋之类的都被母亲挑回家变成了美味的菜团子和肉包子等饱了我们的口福;雨后树林下还会长出很多白白胖胖的小蘑菇,有次回家刚好赶上顿时化身采蘑菇的小姑娘,采回来的蘑菇洗净了跟羊肉和洋葱串在一起放碳火上一烤,简直不能再惬意了;今年林子边上野生的小杏树居然也结果了,端午节前小黄杏就熟透了,母亲摘了回来给我们吃,一颗一颗小小的软软糯糯的香甜可口,几乎颠覆了我对杏的认知,一点酸头都没有,瞬间就成了三岁女儿最爱的水果了;根据往年的经验到暑假来临的时候总能在树林里找到些香甜的奇形怪状的小甜瓜;晚秋时节还总能发现几个带着晚秋凉意的小西瓜呢。
尽管树林带给我们收入和惊喜,然而我们更心疼父亲的辛劳。总是劝他别再栽树了,长差不多的就都卖了吧。几乎没人能理解父亲为何如此舍得受累,卖树的时节连母亲都经常抱怨他种这么多干嘛呀?直到我也有了女儿,我才理解了父亲。我给女儿取名为逸,希望她一生安逸顺遂,而我的父亲又何尝不是有如此的希冀呢!不仅如此,我的父亲他不止是希望女儿们一生安逸顺遂,他更是用他的辛勤劳作给女儿们打造一个保障,他用他朴素行动告诉女儿:无论生活顺遂或坎坷父亲永远是你们可以依靠的参天大树!父亲就是一棵参天大树尽力伸展他粗壮的枝叶给予女儿们尽可能多的庇荫!
谢谢您我的父亲!愿您永远像参天大树一般屹立不倒!愿天下父亲都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