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关注的重点也逐渐发生了偏移,越来越注重精神层面的满足。幸福感,是近些年来比较受热捧的。说到底,所谓的“幸福感”强调的是一种稍纵即逝的感觉。那有没有一股神秘的力量或者特异功能让幸福感更加持久,常伴你我的身边呢?这就是本文要谈到的“幸福力”。
幸福感,和喜怒哀乐等情绪有共同点,都是人们大脑对于所见所闻事物的作出的一种心理反应。都属于人的一种感觉,而且它属于积极的、能让人感到开心、舒心的感觉。既然是感觉,就有一定的时效性。而如果要想让幸福感成为一种持续的状态,则需要一种能力,暂且称这种能力为“幸福力”。是的,要让自己感觉到幸福,单靠外因,靠外物的刺激,是有限的,而如果我们把它转为一种内在的力量,就要提升自身的内修。要对自己的内心情绪有一定的调整、整合的能力。喜怒哀乐是人类共有的正常情绪,要消灭任何一种情绪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便是与世隔绝的世外高人,即便是道行极深的修道者,也不可能做到这点。因为人是集体性动物,不可能做到完完全全地脱离社会、脱离集体而存活,所谓的“与世独立”都是相对而言的。
记得有一次,一位重要客户王大姐不经意的一句话让我深受启发,她说“小卓啊,你们公司员工的幸福度很高!”我微笑地接话“怎么说呢?王姐。”“从你们员工面部表情看得出呀,他们个个面部表情放松,常带着微笑,像在家里一样,不像其他企业的员工,都很严肃,很冷漠。”“还真是,谢谢王姐的评价。”后来,我仔细观察同事们,发现确实是这么一回事。其实,一个好的企业,除了让员工口袋装满钱,过上好日子,还能让员工的脑袋装满积极的能量,每天都能散发出人性的光辉;让员工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而这些意识形态方面的东西也会反作用于公司,对公司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企业,就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兄弟姐妹重新组合成的一个新“家”,虽然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信仰,但是能走到一起工作、生活,就是一种机缘,在工作、生活中求同存异,互相借鉴,共同为着这个“家”越来越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那么,既然幸福力是一种能力,我们该如何去提高它呢?说难不难,说易不易,要靠个人自身的努力,还要学会利用身边的资源,不断摸索,不断学习。首先,要有一颗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的心,每天要怀着感恩之心去接人待物。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田和夫的“敬天爱人”哲学思想便是浓缩的精华,人要怀有一颗敬畏之心去生活。其次,要善于发现工作、生活中的小美好,除了用自己的双眼、双耳去与这个世界交流,还要用心去感受,对于美好事物要有一定的洞察力与敏感度,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最后,还是要向内求,所谓的“向内求”源于佛教的思想。人心,可小可大,要让其收放自如,没有一定的功力是难以做到的。要学会去接纳、去包容,要琢磨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在工作、生活中不断重复践行简单的小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