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马拉松前一周放松的核心是 **“减量不减质”**,重点通过降低训练强度、调整饮食和心态,让身体和精神在赛前达到最佳状态,而非继续积累疲劳。
1. 训练:大幅减量,保持状态
这一周的核心是 “休息为主,轻微活动为辅”,目的是让肌肉充分恢复,同时维持运动记忆和心肺功能。
减少跑量:总跑量降至平时的 30%-50%,例如平时每周跑 50 公里,赛前一周最多跑 20 公里。
降低强度:所有跑步都以 “轻松慢跑” 为主,配速比马拉松目标配速慢 1-2 分钟,不做任何冲刺、间歇或长距离跑。
加入低强度交叉训练:可替换 1-2 次跑步为散步、游泳或瑜伽,避免肌肉僵硬,同时不增加身体负担。
2. 饮食:均衡补充,储备能量
饮食重点从 “日常维持” 转向 “赛前能量储备”,同时避免肠胃不适。
逐步增加碳水:从赛前 3 天开始,将碳水化合物在饮食中的占比提升至 50%-60%(如米饭、面条、全麦面包、香蕉),为身体储存糖原。
控制蛋白质和脂肪:蛋白质和脂肪正常摄入即可(如鸡蛋、瘦肉、牛奶),无需刻意增加,避免消化负担过重。
避免尝试新食物:赛前一周不吃从未吃过的食物,尤其是生冷、辛辣或高纤维食物,防止比赛中出现腹泻、腹痛。
规律补水:每天保持 1.5-2 升饮水量,少量多次饮用,赛前 1 天可适当增加,但避免睡前大量饮水影响睡眠。
3. 身体:减少消耗,主动放松
避免任何可能消耗体力或导致受伤的行为,让身体处于 “节能” 状态。
保证睡眠:每天保证 7-9 小时睡眠,尽量固定作息,睡前 1 小时远离手机、电脑,可通过泡脚、听轻音乐帮助入睡。
轻度拉伸 / 按摩:每天花 10-15 分钟做静态拉伸,重点放松腿部、臀部和核心肌群;若有条件,可做 1 次轻度按摩,避免深度按摩导致肌肉酸痛。
避免额外消耗:不做重体力劳动、长时间逛街或其他运动,减少身体不必要的负担。
4. 心态:调整预期,减少焦虑
心态稳定对比赛发挥至关重要,可通过以下方式调整。
明确目标:根据自身训练情况设定合理目标(如完赛、达到某个时间),避免过高期望带来的压力。
熟悉流程:赛前 1-2 天确认比赛路线、起点位置、存包流程等信息,减少未知带来的焦虑。
转移注意力:通过看电影、读书、和朋友聊天等方式放松心情,避免过度关注比赛。

今日跑步10.77KM,用时1小时18分,平均配速7分20秒。慢跑养生走起。
________________END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