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抖音里老能刷到一个关于酒量的搞怪视频,里面一句经典语录是这样说的:“青岛不倒我不倒,雪花不飘我不飘”,每次看到这个视频,我都会忍不住的笑出声来。回想起曾经喝酒的场景,特别是第一次喝白酒,真的是一言难尽,用7个字来形容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在读大学之前我是滴酒不沾的,因为那时没有可靠地‘天时、地利和人和’。进入大学校门之后,我便立即踏上了喝酒的征程,一行便是4年。
现在,我还记得大学的第一节课上导师给我们讲的一句话:学土木的你们,在大四毕业前,要是还喝不了一箱啤酒或者一瓶白酒的话,你们就不要毕业了!听完这句话,我们全班同学都炸锅了。
一下课,我们全体宿舍人员和对门宿舍的娃就一起去了附近的超市:一人买了一个玻璃杯,买了几包一次性杯子和几副扑克牌。晚上,提了两箱啤酒便整了起来。
大一的上半学期,是我们每个人啤酒量突飞猛进的一个学期:我们的啤酒杯一杯可以倒掉大半瓶啤酒;我们每个人都能一口气吹掉一瓶啤酒,而且只需要不到20秒的时间;每一次我们七八个人都要喝掉三四箱啤酒,平均每人每次在8瓶以上。
我们每周喝酒不少于两次,时间大概都是在周一和周五的晚上,周一晚上会稍微克制一点,因为第二天要上课,周五晚上则就尽情的喝了。那时候,宿舍的阳台是摆放啤酒瓶的地方,每一次叫学校大门口的大爷来收啤酒瓶的时候,他都开心的不得了。慢慢的,啤酒好像已经不能够让我们尽兴了,觉得白酒才能体现一个人真正的酒量,于是在大一的下半学期我们便开始以白酒代替啤酒。
同样是一个星期五的晚上,我们准备了一些零食和瓜子,与往日不同的是我们这次没有提啤酒,而是买了7瓶西凤酒,每瓶7量,我们喜欢称它:“长脖西凤”。之所以买7瓶酒,是因为那天我们总共有七个人,觉得每人1瓶应该没有问题。
一开始,我们每个人面前都倒满一纸杯酒,因为我是第一次喝白酒,且都说白酒后劲大,所以我不敢放开喝,便一小口一小口泯着喝。那时候我们喝酒很喜欢玩的一个游戏叫“梦幻金花”,那天也没有例外。不一会的时间,大半杯酒已经下肚了,肚子里,除了感觉火辣辣的滚烫外,没有一点头晕的感觉。沉浸在游戏的乐趣中,酒精不断的麻痹这我的神经,逐渐的,我放松了警惕,由原来的每一小口逐渐变成了一大口。
一边玩着,一边喝着,一边闹着,欢声笑语充满了我们整个宿舍,慢慢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便失去了知觉……
第二天早晨醒来,看着宿舍里的狼狈,感受着身体里不断冲击翻滚的胃,我有种被生命抛弃的错觉。我无法用语言形容当时我是有多么的难受,只记得:当时扶着墙我都站不起来,从床上下到地上好像用了超过有10分钟的时间;平时喝完啤酒第二天去食堂来包煮方便面就好了,这次是咋都不行,吃啥吐啥,连着在卫生间呕吐了一上午;还记得那天下午,我想沿着操场走一走,结果累的是满头大汗,不得不走几步就停下来休息一下。
舍友后来告诉我说,那天晚上我喝醉了以后,后半场是一满杯一满杯喝的,拉都拉不住,白酒喝完了非要跑出去买酒,最后是被他们4个人合力抬到床上才消停的。
那场酒后,我花了大概一个星期的时间,身体才慢慢恢复了过来,宿舍里的酒气好像过了一个星期也才慢慢散去。
直至今天,那场酒已经过去了8年,但我还会时常的想起,它是给我上了非常重要的一课。在以后的生活里我没有在喝醉过,这两年,基本上已经算是戒酒了,一年不会超过3次,每次不会超过3瓶啤酒,即便我是干工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