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如果从评价电影的角度,无论是剪辑、画面、剧情、音乐,《二十二》实在算不上一部完美的电影,甚至连及格线都达不到。
如果从大型记录片的角度,无论是情节设计、纵深挖掘、渲染苦难、口诛笔伐,《二十二》实在算不上意义深远,甚至连该有的厚重感都略显单薄。
这是一部平淡得让人瞠目结舌的电影,首次将历史的亲历者和善待历史的记录者,同时搬上荧屏,用毫无起伏的口吻,讲述拍摄经过,对老人进行一一介绍。
如果不是起诉的需要,尽可能避免去深挖悲惨的过往,对这样沉重的题材,用接近直线的记录方式,浅尝辄止。
业内人士可以肯定地说:不管是从宏大的历史角度,还是对文献研究的意义,它都是失败的。
即便如此,我却坚持认为,全中国都应该为它说话,为它的不冷漠、不迎合说话。这事关苦难,事关人生,事关劫后重生的态度,事关艺术的悯人情怀。
整部影片,没有触目惊心的回忆,没有悲悲戚戚的控诉,只有这些被苦难磨砺过的老人,琐碎的日常。
和死神赛跑、和疾病抗争、和自然灾害、身体缺陷、贫穷落后相依相存,有的同子女居住安享晚年,有的离群索居孤单悲凉。唯一相似的地方在于,她们无不用力地活着。
二战期间被充当性奴隶的20万女性,在2014年新片启动拍摄的时候剩余22位,在电影上映的2017年,只剩8位了。
所以拍摄争分夺秒,晚一些,便真的来不及了。
关于军国主义惨无人道的摧残,关于对“慰安妇”历史地位的评判,专业的事情自有专业的人去做,《二十二》这部电影,不致力于此。
它关注的是生活现状,而非刻意揪着历史不放。
看过电影,我心里甚至没有太过悲伤的情绪,更多的反而是感动。在如此多角度可切入,如此厚重的历史背景下,导演克制而隐忍,用极小的日常琐事,用生老病死的现实境遇,单纯给我们展开二十二位老人的晚年生活。
如今的她们没有什么不同,和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晒太阳、摇藤椅、时常陷入回忆的老人并无区别。
用诛心论责怪这部电影“消费受难者”、“挖掘太浅”、“来得太晚了”的论调,我甚至不知从何谈起。就好比被毒蛇猛兽咬了一口、伤了一爪子的受伤者,电影为了避免揭开伤疤、不关注他们被伤害的过程,用镜头更多地展示痊愈后怎样生活,还有错了?
请收起有色眼镜,收起猎奇心态、收起假装悲天悯人的同情,这才是对于历经苦难的老人最具人文主义的关怀,最全心全意接纳的态度。
在导演心中,老人是第一位的,尘封的往事,不愿提便不再挖。不是不能拍,不会拍,而是不忍拍。比起感动观众,他只想记录苦难之后,在支离破碎的废墟上,生活是能被重建的。
我为导演回归记录初衷的举动起立鼓掌;我为首部获得公映许可的慰安妇题材纪录片能顺利上映,倍觉欣慰;我为导演声称——将盈利全部捐给上海师范大学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的举动,击节称快。
将历史交还历史,将生活简单呈现,就从对个人的借鉴意义来说,我给这部电影,打满分。
当人生经历了不公平的待遇、经历无法抗衡的苦难,经历不堪回首的往事,如果正义不来,如果道德审判不起作用,我们要怎样生活?
电影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老人们如何生活,便是答案。
02
在该片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时常看望其中一位老人的日本留学生米田麻衣说的一段话,有次,她拿来日本老兵的回忆录给阿婆看,阿婆看见照片反而笑了,说:“日本人老了,胡子也没了。”
没有对着照片吐口水,没有把照片撕成碎片,老人只是笑了,仿佛他不是仇人,而是故人。
米田麻衣无限感慨地说:“她们心里的伤口很大很深,可还是对人很好。不管是对日本人还是中国人。如果我经历了这些事情,可能我会恨死那些人,会恨一辈子,甚至可能自杀。”
可是,她们没有。
放过别人,其实更是放过自己。
有位老人,在墙壁上贴满毛主席画像,她爱毛主席,爱新生活;有位老人,屋里备着各种刀,以防她的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章被偷;有位老人,做了好吃的,自己不舍得吃,先喂家门口的野猫吃……
如果不回忆往事,在日常生活里,她们满是皱纹的脸上,是温柔平和,是淡然安详,这样的笑容,足以让观者忍着痛、笑着哭。
何为强大,遭受不幸后依然选择坚强,经历痛苦后依然愿意去爱。
我想到《我不是潘金莲》里的李雪莲,想到文革时期自杀的老舍,想到走上不归路的林奕含……
我想到太多生命的坚强和脆弱,在无法对抗的时刻,在暗夜里哭不出声挣脱不动的时刻,在命运的手翻来覆去不肯放过的时刻,忍辱活着和含恨死去,没有哪个选择是更容易的。
但无论如何,尘封后重新开始,应该被称之为勇敢,放到具体的环境里,甚至可以称之为伟大举动。
不管经历了什么,如果正义一直不来,好好活着,便是眼下唯一能做到的最有力量的事情。
如同片尾曲所唱:“天上下雨路有滑,自己跌倒自己爬。自己忧愁自己解,自流眼泪自抹干。”
希望历史不会被蒙尘遗忘,希望所有不公对待的遭遇都能得到补偿。
但这是理想,这是无法被一己之力所能控制的美好愿望。在此之前,个体的一生该被自己安放,所以请允许我歌颂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