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汉斯.罗斯林的《事实》,主要是讲情绪化本能影响我们的决策,我们该怎么用数据思考,用实事求是的方法去判断、决策。
之前读卫蓝的《反本能》,本能的影响:导致拖延、改变的困难等,如何利用反本能去改变、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
两者各有所长,比较之下,还是认为,专门针对一个方向,更容易精深。
《事实》讲了10大情绪化本能的影响和对策,我重点选取恐惧、以偏概全和归咎他人,来说说对自己的影响和对策。
1、恐惧本能
恐惧是一种本能,每个人都会有恐惧,它会让我们不能理智地看待事情。
有时候看到像蛇的东西,一下子就吓得跳起来,回神一看,才知道是心里的恐惧作怪。
站在悬崖边,旁边有栏杆,而且还有一段距离呢,就是心理悬悬的。
看着自己的股票大跌,之前已跌了不少,心里却有了恐惧的感觉,就直接卖了,根本就没有分析,而很多时候,卖的点位是当时的最低点。
当我们感到恐惧时,我们要怎么做呢?
我们要如何分清什么是危险?什么是恐惧?
可怕的事情,仅仅给我们危险的感觉;但一些真正危险的事,会让我们受伤,甚至威胁到我们的生命。恐惧则会让我们的关注点放在错误的方向上。
我们希望将我们的恐惧放在真正的威胁上。
要想控制我们的恐惧本能,可以计算真实的风险,风险=危险程度*发生的可能性。
当我们恐惧时,我们采取行动之前,先让自己冷静下来,分析风险有多大,可能的潜在收益又是多少。权衡风险收益比,才能更好地给我们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也要提前做好止损出局的准备。
2、以偏概全
每个人都会在头脑中自动地进行演绎和归纳。而归纳法,是非常有用的本能,但是,它也可能扭曲我们的想法。
盲人摸象的故事,我们从小就熟悉,但却很少认识到,我们有时候看待问题,也经常是在盲人摸象。
那么,为了控制我们的以偏概全的本能,我们要经常质疑自己的分类方法。
在同一类别中找不同,考虑有没有更有效的分类方法。
在不同类别中找相同,要考虑到我们的分类方法有可能是不正确的。
在不同类别中找不同,不要假设在一个类别适用的规则可以适用于别的类别。
注意区分大多数和极端情况。
多问问自己:“还有更好的分类方法吗?能在别的类别中找到相同之处?这是极端案例吗?这个大多数究竟占了多大的比例?”
3、归咎他人
事情不顺,将事情归咎他人,却没有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那我们要怎么避开这种本能,自己真正承担起责任呢?
停止找别人的原因,而应该从事情发生的背后去找原因。从系统的层面去找原因。
事情不顺时,多反思自己,反思过程中的关键因素,连贯起来想,不要孤立地想原因。
最后,总结一下事实的经验法则:关注大多数来避免一分为二的思维;对坏信息有思想准备来避免负面思维;直线可能会弯曲来应对直线思维;计算风险应对恐惧本能;按比例看待事物规避规模错觉;思考分类方法避免以偏概全;循序渐进看待命中注定;获取一套工具箱来规避单一视角;拒绝推卸责任给他人来避免归咎他人;用耐心规避情急生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