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哪有笨娃,至少自己爹妈就不认。平时古灵精怪,做数学试卷动辄就100分的孩子,一遇到语文阅读理解题就怂了。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感受,我娃最最直观的问题表现在:答题总是理解不到点子上;看到阅读理解题先打退堂鼓,能跳着做其它题绝不先做阅读大题。
讲一个黄保余老师教学生的小故事。黄老师当时到合肥做一个关于高考语文的讲座,遇到了一个即将中考的男孩子,“试卷上凡是有关中心思想、人物情感、某事物所代表的象征意义一类的题,基本以全军覆没的情形表示着它们的存在。”这是孩子妈妈拿出几次考卷给黄老师看后做出的结论。
当时黄老师要赶回北京,没有时间指导,就给这个男孩布置了一项简单又特殊的作业,要求这孩子在假期里每天拿一篇千字左右的叙事或抒情性散文,给文章划分层次和概括大意练习,别的练习暂且不做。
看着调皮的男孩在十多天内完成了近30篇,而且做了笔记,黄老师对男孩认真的态度也很满意,并且给男孩阅读理解和写作进行了指导与强化训练。无疑,故事中的男孩是幸运的,他有幸得到黄老师亲自指导。我们并没有机会得到名师的教诲,但从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男孩的训练提升其实是概括能力与表述能力得到了加强,面对阅读理解的难题必然迎刃而解。
读完这个故事我内心有点小激动。以我娃业余课业安排上来看,也真挤不出时间再去报班。既然在家里自鸡娃,就姑且按着黄老师提到的方法进行练习。先从上述男孩的实操开始着手,从最简单的训练开始,看娃训练一段时间有没有变化。
我个人有一种感受:当我制定目标的时候,我一直逃避大目标,也许这符合大部分人性的特点。给孩子制定目标暂且先从小的来,只要“奋力跳一下就能够得到”这是平常我跟娃说摸高跳的要求和要领。无论是希望孩子在学习上进步或者希望孩子身高再能长高一点,小目标是令孩子最能接受和实现的。当小目标实现了以后,我们带着孩子去思考、挖掘实现大目标的方法,孩子也乐于接受。
黄老师在《语文阅读得高分策略与技巧》中这样说:“在概括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时,都有一个固定的格式:本文通过(事件或主要内容),写出了(对文章内容的一句话概述或评价),表达了作者(此处填中心思想)”。我们不妨让孩子先体会这段话的意思,再尝试通过自己的理解去题目中实操,哪怕概括得啰嗦也没关系。
书中说,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是介于概括与表述能力之间的思维推理活动。那么我想,语文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我认为语文是一门复杂的学科。从前我只认为语文就是听说读写,陪娃这几年我自己的学习来看,语文科已然成为融鉴赏、理解、创作等为一体的综合学科。阅读理解力也不再只是语文学习必备,它是孩子获取各学科知识的基础。强大的理解力,就有强大的思维模式。
认为语文最简单的人,现在也不敢说大话了。单说“理解力”,阅读理解能力欠缺的成人也不在少数。领导下达通知,就有那样的人还需要单独再讲一遍不可。还有一些人说车轱辘话,翻来覆去听得让人着急,这又是“概括能力”的不足。
语文的学习漫漫长路无止尽,每天日拱一卒夯实基础。无论是阅读、写作都是在为阅读理解打基础;而学语文又为各科学习做铺垫。未来,我陪着陪着最先败下来的可能不是语文,但最没能力陪的也是语文。早点认清这个现实早做准备,抱着数学书啃的老母亲也应该在语文学习上下功夫。
我相信娃是聪明的,比我9岁的时候聪明太多了。处于这个阶段理解能力不足,也许是年龄问题吧?我不是专业者,只是一位普通妈妈,学习方法还在摸索中,我也时常推翻自己给娃制定的学习方法。看了电影《你好,李焕英》以后,我的心态又平和了不少,“急不得”是我这些天脑瓜里蹦出最多的仨字。娃的人生路还长,平稳的心态静态花开吧。
文章为家有小学生陪读日记原创,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