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已经离开很久很久,而我还在这里殷切守候。
――题记
六月,正值夏季最热的时候,田里的麦子长的老高,阳光下闪闪发光,是金黄色的,随着风来回摇摆。
英子坐在自家麦地的边上大口大口地饮水,皮肤被毒辣的阳光晒得黝黑,满脸的汗水让她的脸看起来油光发亮。
“英子,休息好了就快点去背麦,天色不好,待会儿可能会下雨。”
“知道了,妈。”
“这孩子,最近是咋了,怎么老是一个人发呆?娃他爸,你知道原因吗?”母亲瞅瞅地边上的女儿,嘴里嘀咕着。
父亲弯腰努力收割着麦子,头也没抬地回答到:“不知道。”
“不知道不知道,你啥都不知道,你这个爹怎么当的?”
“女儿长大了,有自己的心事了,我不知道很正常啊,你不也不知道吗?”
“嘿,你个死老头,倒还怪起我来了。”
“行了,赶紧干活吧,娃的事情就别瞎操心了,那么大人了,人家有自己的想法。你就别管了,啊?”
“去去去,割你的麦子去。”
暑假又到了,在外读书的人也都回家了,可是有一个人至今未归,英子想知道为什么。
小飞是村尾刘大妈家的儿子,从小就是英子身后的跟屁虫,英子做什么他就跟着做什么,还特别好哭,鼻涕老是掉的很长很长,特恶心。
有次英子要和大孩子们去山里摘野果子,山路不好走,很危险,小飞还小,带他出去不安全。英子坚决不让他去,但他不,非要跟着,死活劝不听,英子气的自顾自走了,他跟在身后,走三步摔两跤,还哭的跟泪人似的。
到了山里时,大孩子都在争着抢着摘果子,英子要照顾小飞,摘不到好的,最后只能空手而归。
从那以后,英子警告小飞,再也不许跟着她,但小飞在这一点上从来没听过她的话。
英子家有姐弟三个,她是老大,为了供弟弟妹妹读书,她被迫早早地辍学,小学就上到了三年级。
她其实很是心有不甘,她学习比别人好,也比别人努力,为什么她的命运就要比别人惨?
她不能去学校学习,只能闲时在家拿着弟弟妹妹的书自读。小飞很不爱学习,她就警告他,“你要是再不好好学习,以后就再也不要来找我了。”
小飞像是受到了惊吓,学习突然认真起来了,小学毕业竟然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被当地重点中学录取。
上了中学的小飞需要住校,一周只能回来一次,他每次回来首先奔往的就是英子家,跟她讲学校里发生的有趣的事儿。
英子跟着他一起大笑,却也在小飞看不到的时候偷偷抹眼泪,那些日子,本来应该也有她的一份。
进入初三,小飞学业忙了起来,好几周才能回来一次,不过他也没忘了英子,会在县城的大超市里买些山里没有的小吃,也会去书店挑几本好看的书带给英子。
那些上不了学的日子里,英子就是这样为自己汲取营养,增长知识的。
从《西游记》到《红楼梦》,从《人间喜剧》到《巴黎圣母院》,英子也算是个饱读诗书的人了。她会在小飞回来时给他看自己做的读书笔记、摘抄的精美句子,还会给他讲讲自己的看法。
那些只能与庄稼和农活为伍的日子里,这是对英子唯一的慰藉。
后来,小飞又上了高中,家里对他看管的很严,又因为去了县城里,一学期只能回来一次。小飞还是会给英子带好吃的,还会带些杂志回来,英子留了长发,小飞便挑好看的头绳和发箍托人带给她,还让她好好读书,做好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回去就检查。
这是英子的信仰,她的守望便是能在假期看到小飞,给他讲自己看书后的想法,那是唯一能值得她快乐的东西。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小飞要上大学了,他果然没有令人失望,考去了一线城市,他终于可以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了,那是他从小的梦想,也是英子从小的梦想。
开学前一晚,英子应妈妈的要求来给小飞送行,兜里揣了三百块,两百是英子妈给的,一百是英子自己偷偷积攒的,弟弟妹妹们还在中学,用不了多少钱,小飞要出门,身上自然得多带点生活费。
英子把钱递给小飞,说:“出去到外面别亏着自己,想吃什么就买。好好学习,多看看外面的城市,不过,坏事少做听见没?不然打断你的狗腿。”
小飞大笑了,说:“英子姐,放心吧,一定听你的。你要是想看什么书,就给我说,我给你往回寄。”
“那得多远呐,你给我买的那些书都能开个书店了。路程远,就算了吧。”
“哪有那么夸张,现在有快递,很快就到了,你不用担心。”
“快递?快递是什么呀?”
“快递呀就是运送东西的,和以前邮政寄信差不多。”
“哦。”
看着兴奋地介绍着的小飞,英子抬头仔细打量他,从头到脚,额头、眼睛、鼻子、嘴巴、脖子、肚子、腿、脚,从来没有这么仔细地看过一个人。
原来,岁月逝去的时间里,小飞已经长这么大了。他可以轻易地就能把手搭在英子肩上,再也不是当年那个跟在英子后面只知道哭哭啼啼的小男生了,他不需要仰视,他的眼睛可以看的更远了。
以前是小飞在问:“英子姐,墙那边是什么呀?是吃的吗?好看吗?”
现在是英子在问:“小飞,外面的世界什么样儿啊?路是不是特别宽?人是不是特别多?飞机飞的是不是特别低?”
原来,我们之间已经距离这么远了啊!
“小飞,放假还回来吗?”
“当然回来啊,不然我去哪儿?”
英子想,他应该会回来的。
也许吧!
这年暑假,英子没有等到小飞回来,便把留了十几年的长发剪短了,换了个很利落的发型。
她听说有几个姑娘要去外面打工,可以挣钱,她说她也要去。
南下的列车一站站驶向陌生的城市,与家乡渐行渐远。
听刘大妈说,小飞出去实习了,估计要到过年才回家。
没有嘱咐,没有道别,这离开,即是无声无息。
“我不再等了,那些大千世界里的奇珍异物我也不会再等着听你讲了,我有手有脚,我想亲自看看,这个神奇的世界。”
从那年暑假开始,英子再也没有等到小飞,那个站在麦子地边上望着大山公路入口处的姑娘已经不在了,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其自然。
小飞大四毕业以后留在了大城市,工作忙,没时间,只在过年时才会回来在家待几天。
英子的弟弟妹妹也都上了大学,需要很多的钱,英子便去了南方进厂子打工,两三年了,也没回过家一次。
直到那年,妹妹毕业了,考上了教师的工作,打电话让英子回家,说可以给她找个幼儿园的工作。
英子执意不肯回去,说大城市里挣钱多点。
妹妹说:“回来吧,小飞哥要结婚了,非要让你在场才可以,现在婚期都延迟了,两家闹的很不愉快,我妈让你回来。”
此时的英子正在开水间打水,听到妹妹的话,手里的杯子一松,整个儿掉在了脚面上。
英子瘸着脚回到家,母亲一见到她就哭,几年没见,英子越来越漂亮了,皮肤也白嫩了,和那个晒得跟煤炭似的村姑一点都不像了,头发一直留着最潇洒的短发,有股御姐范儿。
小飞带着未婚妻来看英子,带着很多好吃的,还有一本泰戈尔的《飞鸟集》。
英子看看小飞,他长的越来越高了,越来越帅了。再看看他身边的女孩儿,很漂亮,大大的眼睛,长长的睫毛,娇俏的身躯,还有大长腿。
“嗯,媳妇儿很漂亮,跟你很般配。”
“脚怎么回事儿?”
“不小心崴了一下,过几天就好了。”
“这几年在外面怎么样?还好吗?每次回来都不见你。”
“还可以吧,就那样。你不错嘛,这么快就结婚了,以后打算在哪儿定居?搬去外地吗?”
“不,就在这儿,房子买到我们县城了,不去外地。”
“这女孩儿呢?她家人怎么办?”
“她也是我们县城的,买的房子也离他们家近。”
“哦,那还好,恭喜啊!对了,这是结婚礼物,随后礼金单独送上。”
那是大雄和静香的玩偶,是英子亲手秀的,因为记得小飞小时候说很想要个哆啦A梦。
“因为是结婚,送一个哆啦A梦好像不太好,所以就送大雄和静香了。”
“谢谢!”
“婚礼啥时候办?”
“后天。”
“行,我准时到。”
英子瘸着腿笑着送他们出门去,桌上那本装帧很精美的《飞鸟集》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极了那年夏天地里金黄色的麦子。
英子拿起来搁到书架上,当年为了收集这些书,专门买了个书架,现在真的只能用来收藏了。
她没有告诉小飞,《飞鸟集》她早就看过了,泰戈尔的那句“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让她心情失落了整整一个秋天。
她还在读书,还在做读书笔记,还在摘抄精美的句子,还在写读后感,这些被她整理成册,找了个写原创文的APP ,开始发表,收获了一些喜欢和赞,还有一点关注。
他们的距离越来越远,小飞永远地走在了她的前面,任凭她怎么追赶都已经无能为力了。
小飞的婚礼上英子去了,看着他们行使最原始的婚礼流程,看他们拜过堂,等他们开始敬酒的时候,她悄悄退了出来。
她一路看着他长大,看着他一次比一次成功,最后把他送进婚礼的殿堂,她终于可以了无牵挂了。
妹妹说要给她找个幼儿园的工作,英子拒绝了,没有理由再待在这里了,如果有,那一定是她带着对象回来的时候。
那个时候,不会很早,但也不会太晚,落叶总要归根,她一定会回到这里,带上她爱的人一起,像小飞一样。
故事未完(目录)
麦田里的守望者
望穿秋水,只等君来;秋水已断,不见君来。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本系列所有文章目录[https://www.jianshu.com/p/df4c8f9bc08d] 获取示例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