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个题目,心中好像突然轻松了些。上午吃过早饭就去办教师资格证号码与身份证不一致的事了,这已经是N次了,依旧是空跑。不会再相信自私的组织了,整天都告诫孩子不要想着依靠任何人,要有自己的主见,我怎么就犯这样的错误了呢?再说了,还怪自己,还是上大学的时候没有仔细,怎么能允许资格证和身份证号码不一致呢?十多年前种下的种子,是让我彻底的丰收了,要改。以后做事要像王珍校长,像王接纳老师那样一丝不苟,反正怎么做都是一件事,为什么不做好呢。
不过,在派出所等的时候,我把要选修《苏菲的世界》的信给老师回了,可这件事仍旧给我带来了烦恼,又是因为我的不确定,漏填了内容,到家后翻邮件才看到老师很是生气,催我把信息补充完整。回来已快到中午,又简单的看了英语教学视频。学了不会的单词,做饭洗衣,且不说。中午没有午休,看手机,没什么功,下雨了,孩子要下去玩,但是我要求他们写字,硬着头皮,还是挺有收获的,儿子练好了“不”字,女儿也练了“走”部首,不贪多,却很有效,然后画了画。(在练字的过程,儿子又找各种无理借口不练,但我义正言辞的拒绝了,他知道自己无理,乖乖练了)这些都是要出去玩的交换,因为答应了,所以我很情愿带他们去了超市,一起做游戏,买东西吃,两小孩很开心,并主动要求回家(这点自觉,确实让我感到了尊重与被尊重,以前都是追着回家,还不愿意)。
到家,老公已经做好了饭,很快吃完,随手看王桂香老师的书,很有启发,虽然三次与学生共读,她都在自责自己的种种仓促,但因为他做了,孩子们还是很有收货的,像南京大屠杀,莎士比亚,这些如果只是理论的说教,我想肯定会让学生趴下的,但通过共读,讨论,作文,电影,孩子们都参与了进来,印象的加深,感情的起伏,便是收获。难道这不是最好的教育?教育怎能让说教占了主体呢?我很赞同她的做法。当然,她背后有南明,有一支强大的队伍,实在的教育共同体。
因为加入南明的成功,选了书,选了课,我也在思索。到底什么是人生,我应该以怎样的姿态来欢迎人生的这一转折呢?期待着学习,期待着进步,更期待我对人生不同层次的认识。是呀,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自我否定的过程,我好像走在这个道路上。
在王桂香老师介绍童嘻嘻时,有一句话对我影响很大,“你要想着美好事情的到来,这样对未来就会充满希望,人生会充满力量”我很相信这些来自别人生活阅历的话,我给身边的人讲这一句话,我也在默默的想着美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