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社会中有很多“中国式”的东西,比如什么中国式过马路:凑够一拨人就可以走,不用管交通灯是什么颜色的;中国式相亲:爸妈陪着,仔细的给孩子思考着到底合不合适,先得过了父母这关,才能轮到真正要和对方结婚的人。
这些东西说不上好与坏,只是它在中国这个大环境下,好像是理所应当的就变成这样了,今天我想说说我眼中的“中国式亲情”。
在我看来,中国式亲情是不管孩子长到多大,长辈们永远操着心,像是生命本能一样,并且甘之如饴。说几件真实的事情:
Part 01
是我还在上小学的时候,从地里往家走,半路上碰到了已经到了不惑之年的奶奶颤颤巍巍的往我这里踱步。她家离我们家本来就远,还往地里走,而且她的身体还不好,有哮喘还一直咳嗽。我问她,这么远干啥来了,有啥事让我爸过去就行了呗!她却说:“他们都忙,我没啥事,就是给你送20块钱,当个零花钱”。
就算这件事已经过去好多年了,现在叙述起这事,我仍然能体会到我当时的震惊和感动。惊讶于一个老人对儿孙的疼爱,还有她的毅力。
Part 02
这是前几天的事情,我在大姑家里住着,和我侄子玩。鉴于现在每家每户忙的手脚朝天的情况,我们俩的吃饭成了一个问题。
平常的一天下午,我俩一个捧着手机刷剧,一个在电脑前边研究技术。一会儿开门声之后,出现了我大姑父也就是我侄子的爷爷的身影,还有一碗热气腾腾的炸年糕,被塑料袋小心翼翼的套着。看着新鲜玩意儿,我俩急忙放下手中的“活计”,开始满足嘴巴的诉求。看我俩吃了一会儿,老爷子就转身出门了。我从窗户里看着他往外走的背影,高高的个子,微微佝偻的身体,双手背在后边,一步两步的向前走,离我们越来越远。
Part 03
前些日子在棚里接苗儿,好多人都在,为了打发着无聊又劳累的时光,唠嗑儿成了一个必不可少,不,是贯穿始终的环节。我就在一边儿,默默的听着,不是我害羞,是因为我插不上话!听着这些大姑嫂子姐姐们的对话,我发现他们的话题一直都在他们的孩子孙子身上,不管是学业还是将来的结婚问题,一一讨论个遍,并且乐此不疲,好像谈论一下孩子,就能让手里的活儿变得轻松快活。
看着他们谈论自己孩子时那幸福的脸,听着那些个饱含爱意的名字,我知道,这些名字对于当时坐在那里的人们来说,是最珍贵的无价之宝。
从孩子呱呱坠地开始,这些人心里的大半儿就已经有了归属,从此再也没有孩子的事情更重要的。他们心甘情愿的为孩子奋斗未来,不在乎泥巴粘的满身,不在乎身上的味道是否好闻,不在乎任何和孩子无关的事情。
从孩子出生到长辈的死亡,这中间的生活里,自己就不再是值得考虑的第一位。
中国式亲情,给了孩子贯穿生命的爱,而孩子在这场生命旅程中得到很多,但也会留下遗憾。中国式亲情的好坏见仁见智,但是不管怎样,生活始终是自己的选择,父母长辈也好,儿孙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