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之要,首在用人;育人之本,重在铸魂。领导干部、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作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关键少数” 与中坚力量,其政治素养、专业能力和责任担当,直接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唯有突出抓好这些重点对象的学习教育,以 “靶向发力” 的精准、“培根铸魂” 的自觉、“淬火成钢” 的韧劲,方能锻造一支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突出做好领导干部学习教育。领导干部作为“领头雁”,其政治站位、决策水平与作风形象,深刻影响着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发展方向与工作成效。对领导干部开展学习教育,要紧扣 “关键少数” 示范引领作用,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 “必修课”,引导其在深学细悟中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做到 “两个维护”。通过专题研讨、实践调研、案例剖析等形式,推动领导干部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扛起 “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 的政治责任。同时,以严格的纪律教育和警示教育,督促领导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为广大干部群众立起标杆、作好表率。
抓紧抓实新提拔干部学习教育。新提拔干部是干部队伍的新生力量,其思想根基是否牢固、能力素质是否过硬,关乎干部队伍的长远发展。对新提拔干部开展学习教育,当以“扣好第一粒扣子” 为目标,帮助其尽快适应新岗位、新要求。一方面,加强党性修养教育,通过集中培训、导师帮带等方式,引导新提拔干部补足精神之 “钙”,筑牢信仰之基,从源头上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另一方面,聚焦岗位所需,开展精准化、实战化培训,帮助其补齐知识短板、提升专业能力,尽快实现角色转变、胜任岗位职责。此外,建立常态化跟踪教育机制,通过谈心谈话、定期考核等方式,及时掌握新提拔干部的思想动态和工作表现,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确保新提拔干部行稳致远。
落实落细年轻干部学习教育。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承载着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然而,部分年轻干部存在政治历练不足、斗争本领不强、群众工作经验欠缺等问题。针对年轻干部开展学习教育,要坚持“育苗” 与 “墩苗” 相结合,既注重理论武装,又强化实践锻炼。通过举办青年干部培训班、开展红色教育基地研学等活动,引导年轻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为民情怀;同时,有计划地选派年轻干部到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信访维稳等一线吃劲岗位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在解决复杂矛盾、应对风险挑战中提升能力、增长才干。此外,加强年轻干部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规划指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价值观,避免因急于求成、心态失衡而误入歧途。
层层压实关键岗位干部学习教育。关键岗位干部身处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岗位风险高、责任重大。对关键岗位干部开展学习教育,必须强化廉政风险防控,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和制度防线。一方面,通过廉政党课、以案促改警示教育等方式,让关键岗位干部深刻认识到腐败行为的严重危害,自觉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另一方面,针对关键岗位的廉政风险点,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全过程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同时,加强关键岗位干部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能力培训,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以过硬的专业素养和廉洁自律的工作作风,为党和人民管好权、用好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