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已黑,一个个晚归者,仿佛丢掉了坚硬的铠甲,脆弱又疲惫。
此时的22点,路灯已经上岗了3小时,城市也已进入了半休眠的状态。
这时候,
有的人已经睡了,有的人还在工作,有的人在路上,有的人还在吃饭……
看似快节奏的城市,却包裹着太多人的故事。
这是深圳,也是我3年前第一次来到的城市。
回顾3年前,
我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农民房,什么是早茶,什么是肠粉。
或许是这座城市给了我太多的概念,
我的第一次来到,显得一头雾水。
所以,我还在这里。
蜗居在城市的边角,
无论是背负着家庭还是梦想,
我仍在路上坚持着。
即使晚归,路还在那里,尽头就是家。
22点,
坪洲地铁站和晚上的18点差不多。
看着出出进进的人群换了一波又一波,
揽生意的摩的到处嚷嚷着去哪,
地铁口的商贩嘴里不停地喊着,葡萄3块一斤。
不禁感叹,
关外的晚上真的很吵。
卸下工作的战袍,
用意识抬着双脚,艰难地挪着步子,
面容上惨白的疲惫快要溢出,
这就是工作一天的人。
拖拉着躯体,灵魂向走丢了一样。
路边上的小摊已经开始营业,
隔壁的小店做着打烊的最后准备,
卖串串的小车前排起了长队,
卖凉皮的回族阿姨急着帮顾客打包,
还有不停向路人塞健身传单的人。
一座城市,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角色中雕刻着自己的生活。
走完主道,再抬头时就能看见那栋楼(出租屋),
或许是旁边的工地还在作业,
显得时间有些错乱,不太像22点。
虽然隔壁小区的阿姨已经在楼前遛狗多时,
但晚归的人毕竟不止我一个人。
楼下的管理处已经熄灯,
楼道里停满了自行车和摩托车,
凭着一点点缝隙,
爬上二楼,
门缝中渗出的光线,仿佛在告诉自己:回家了。
室友已经睡去,放下背包,家里的猫子已经在腿边不停地打转,是啊,我回来了。
3年前,我还住在没有卫生间的出租屋里,
漆黑的楼道,只能靠手机的灯光照明;
房间的铁门,每次开关都要耗时5分钟,
还有那空心墙,屋内犹如屋外,谈不上隔音。
我还记得那时候,每天吵醒自己的不是闹钟,而是楼下公交车的刹车声。
虽然现在的房子依旧狭窄,
房租也比以前高了两倍,
但起码算得上避风港。
大脑的内存已经耗尽,
明天,哦……
依旧是晚归者的一天,
而我恰恰也是他们中的一员。
睡吧,明天再见!
(以此献给同样加班的人。虽然晚归但不要去抱怨,即使你的职位很平凡,但在这座城市,我们都很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