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看了一遍《父母爱情》。
第一次看这部电视剧时,就喜欢上了。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不过就是寻常的恋爱、结婚、生子、变老,以及在这种过程中人人都经历着的家长里短。但,在看似平淡的故事中有一股如溪流般清冽隽永的味道,一种不动声色的美好。
特别喜欢剧中江德福和安杰的婚姻状态。
我们常说,结婚一定要门当户对。可是,剧中江德福与安杰不但门不当户不对,而且两个人还有很多的不般配。
江德福是一个大老粗,没多少文化,生活习惯随意不讲究,无论喝茶喝水用杯子用碗都可以,更别提文艺气息了;而安杰则是十足的小资,喝咖啡喝茶喝水都要有不同的杯具,追求精致生活,读着世界名著长大,满脑子文艺情怀。
但他们在婚姻生活中,彼此牺牲,彼此磨合,彼此改变,最后活成了大家羡慕的幸福模样。
江德福是一个很有政治前途的军人,但他为了安杰放弃了自己的政治进步;安杰是一个生活在城市的娇小姐,但她为了江德福放弃了舒适的城市生活来到了荒凉的海岛。
如果说,这样的牺牲是一次性完成的,那么为彼此的改变却是贯穿一生的。
江德福遇见安杰之前,卫生习惯很差,后来为了安杰,哪怕被人嘲笑,也还是做了坚持每天睡前刷牙、洗脸、洗澡的“三洗丈夫”;做了父亲后,特别爱面子的他,会乖乖听安杰的话去给孩子洗尿布晒尿布;安杰到海岛后,为了照顾安杰的生活习惯,他还专门在自家小院里为她建了专用卫生间;这个吃西餐要筷子的男人,会在出差时想方设法为她买来咖啡。
在他们那个年代,像江德福这样的男人,并不懂现代意义上的“浪漫”, 哪怕他一辈子也说不出“我爱你”,但他一直实实在在地用行动保护着她,保护着她有点可爱的小矫情和小傲娇。
这个说不出“我爱你”的人,用行动完美地诠释了什么是“爱”。
安杰出嫁前一直过着养尊处优的大家小姐生活,嫁给江德福后,虽然嘴上时不时会抱怨,但行动上则一直在为了江德福而改变。
放弃做惯吃惯的西餐,学着做江德福喜欢吃的稀饭馒头;来到海岛后,学着挑水,学着用拉风箱的灶火做饭,学着用搓衣板洗衣服,学着适应江德福所追求的那种朴素生活。
如果说,安杰最初与江德福交往,有享受他的团长地位带给自己尊严的想法,但在交往中,更多地是被他幽默风趣、诚实善良肯担当的人格魅力打动,所以,安杰会说,愿意一辈子陪在江德福身边,哪怕吃糠咽菜。
安杰到海岛后,有一次,把自己喜欢的衣服洗了晒在院子里,这就像她有时会邀请聊得来的葛老师在院子里喝咖啡一样,在朴素中给自己制造一点浪漫回忆,在那样的环境里,她让自己如江德福所期待的那样,低调朴实。
安杰和江德福用一生的岁月,在拥有自我的同时,都在学着按对方的方式生活。
生活中的我们,总是试图改变对方,让对方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甚至成为自己期望的样子,而也正是这样的想法做法,让生活一地鸡毛,甚至让两个人分道扬镳。
人世间最深沉的情意是,为了你,我可以变成另一个自己,而改变,会推动着婚姻继续向前。
为爱改变,可以让我们离白头偕老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