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镇定的家长,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总是不能淡定,生怕因自己的疏忽,让孩子屈居人后。
有个笑话说得好:
小时候比长得胖,上学了比成绩好,上班了比赚钱多,然后再比结婚生小孩,接着进入下一轮比拼……
很好笑,但很真实。
作为英语老师,我经常被家长的焦虑包围:
“老师,能不能换个难点的内容读?我觉得这套绘本太简单了。孩子时间紧张,我希望能学点对他帮助大一些的内容。”
“老师,我家孩子现在只能鹦鹉学舌地把故事里面的句子说出来,还不能自由地用英语表达。是不是落后了?”
“老师,我家孩子坐不住,也不愿意开口说英语,怎么办?”
……
其实答案很简单:别急,慢慢来。
家长觉得内容简单,或许对于孩子来说,这套教材其实还没有学透,还能提高要求,比如除了会听说,还可以要求拼写、扩大阅读。囫囵吞枣不如细嚼慢咽。
才学了5小时的微课,孩子能鹦鹉学舌地将所学的句子在生活中脱口而出,已经相当了不起了。很多孩子一般都是学了好几个月才能做到说英语。
3、4岁的小朋友坐不住、不愿意说英语,太正常了。别担心,坚持多听,磨耳朵,慢慢耳濡目染,自然水到渠成。
……
孩子的表现都很正常,孩子的表现都是正常的,问题在于家长的焦虑。
如何解决家长的英语焦虑,我想说3点:
1、尊重规律,更能事半功倍。
语言学习,无外乎听说读写。普遍的语言学习规律是:听说领先,读写跟上。
大量地听,大量地阅读适合的原版英文绘本,看原版动画片,唱英文歌,看英文电视剧……全方位多角度的英语浸泡,孩子自然会说出一口地道的英语。不用急。
每当自己纠结时,就想想我们怎么学汉语的(从娘胎开始听汉语,一两岁才开口说,岁后开始阅读,5、6岁开始学写字)。尽量用母语式的方法来学英语,学得更扎实,更能事半功倍。
2、夯实基础,欲速则不达。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这本书里说过,刻意练习是成为高手的关键。将难题拆分成细节,反复练,刻意去做不会的事。
书中有个例子让我印象深刻:某个小提琴大师训练学生的方法是,把一首曲子拆分,慢练,让人听不出是什么曲子,那就成功了。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涵涵2015年12月8日开始学小提琴,转眼快一年了。刚开始我一味求快,每次练习都喜欢把一首曲子从头拉到位,看似很快就拉好了,实则音准、节奏都有问题。现在学的曲子越来越难,面对密密麻麻的小蝌蚪,只有老老实实地一小节一小节地拉,每天能拉好一排就不错了。但是,因为慢练,音准、节奏、熟练度也逐步提高。这也应了那句话:慢工出细活。
同理,学英语又何尝不是如此?你读得再多再快,但张嘴就是错的,有什么意义?你会读,但是回答问题也不是很准确,不会用完整的句子、时态表达混乱,还不会写,是不是可以提高一下这些方面?……
不是你的水平太高,只是你学得太粗糙。
3、完善英语学习计划,系统提高。
第一阶段:阅读原版英文绘本和原版英文分级读物。如:加州教材,牛津阅读树,海尼曼,神奇校车等。
第二阶段:阅读经典英文原版章节书。如《神奇树屋》,《夏洛的网》,《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疯狂学校》等。
第三阶段:阅读经典英文名著。如《麦田里的守望者》,《老人与海》,《瓦尔登湖》,奥斯汀作品集等。
第四阶段:阅读高难度英文原著。如《远大前程》,《双城记》,《大卫科波菲尔》等。
如果这4个阶段都能系统扎实地做到了,你还需要焦虑吗?
纳言英语微课加入方法:
关注本微信公众号:纳言英语
加微信:echowq622
微课宗旨:用海量英文原著,培养母语般的英语能力。
相关阅读:
纳言原创 | 如何不刷题、不背单词,高分碾压托福等英语考试(纯干货)
纳言,英语老师,6岁孩子的妈。教书育儿之余,喜欢写点小东西。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在文章底部点赞。更多好文,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纳言英语。